杭州日报讯 最近一段时间,电动自行车的充电安全,引发了大家的持续关注。电动自行车的动力补充,怎样才能让人更放心?近日发布的《浙江省电动自行车消防安全突出风险专项整治行动方案》提出,将探索推广“以换代充”的换电模式,推动换电市场有序发展。
电动自行车已经成为人们重要的交通工具。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末,我国两轮电动自行车保有量已达4亿辆,其中杭州有691万辆。与此相关的是,电动自行车火灾事故持续高发,80%的事故发生在充电时。从实际情况看,部分居民楼“飞线充电”的乱象依然存在,埋下了火灾隐患。
为阻止私拉乱接电线为电动自行车充电,有关部门拿出了很多真招实招,例如加强巡查,及时制止违规行为;又如,一些小区建立了集中充电设施,居民的电动自行车都在专用区域充电。这些都是消除安全隐患的好办法。此外,从科技发展的角度看,推进更换电池的技术,用换电池取代充电,能够为安全提供更坚实的技术保障。“以换代充”,最大的优势在于安全性。这种动力补充方式从源头上消除了私拉乱接电线充电的必要,并且电池和电池柜本身也有安全保护措施,可以更好地消除隐患。
不过,“以换代充”虽然技术先进,但真要普及,又面临很多难题。例如,建设换电池设施需要占用场地,一些早已建成的小区特别是老小区,空余场地不多,而这恰好是电动自行车更换电池需求较大的区域。又如,更换电池极大地节省了补充动力的时间,但费用远高于充电。这些不利因素都阻碍了“以换代充”的大规模推广。
新生事物遭遇的困难,需要从顶层设计上进行统筹谋划。从换电场地来说,不妨充分利用现有的空余场地包括“金角银边”等,增建换电设施。从长远来看,可以将相关设施纳入城乡建设统一规划,在新建小区、商场、停车场等公共设施时加以推进。在换电模式上,目前主要还是各企业自发推进,存在电池接口不统一等问题。对此,不妨尽快出台更换电池的技术标准,引导企业采用同一标准进行生产推广,让大家可以在不同品牌、区域的换电设施之间自由选择。总的说来,打通各种“堵点”,才能让新技术得以更好地推广。
“以换代充”,让电动自行车的动力补充环节,从消费者个人转到了专业企业,不仅让这一环节更高效便利,更从技术上提升了安全性。确保电动自行车的用电安全,不妨向技术借力,“以换代充”,值得探索。
上一篇: 公共服务困局如何破解? 政在@走进杭州西部山区“回头看”
下一篇: 茶乡传承人 争当炒茶王
【相关文章】
版权声明: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观点,作为参考,不代表本站观点。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转载本站内容,请注明转载网址、作者和出处,避免无谓的侵权纠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