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郎是否才尽?

当前位置:首页 > 故事会 > 传奇故事

江郎是否才尽?


作者:佚名       来源于:中国民间故事网

很多人都知道一个成语,叫做“江郎才尽”,平常我们也经常用到。但是我发觉,其实很多人并不了解这个成语的主角,甚至对这个主角有很大的误解。这让我觉得有点遗憾,为了让一部分人不再误解下去,今天,我就和大家简单探讨一下这个成语和他的主人。
“江郎才尽”这个成语的主角,是我们中国历史上南朝时期著名文学家、政治家江淹。很多人大概只知道江淹的文学大名,而不知道他在政治上的成就也非常巨大。而这个成语所指,也仅仅是因为江淹在文学方面的表现。其实在政治上,江淹不仅其才未尽,而且是非常有才之人。
简单说说江淹在文学方面的成就,主要表现在诗、文和辞赋三部分。不过他的诗作成就不及他在辞赋和骈文方面的成就。在诗歌方面,他长于拟古,南朝文学批评家钟嵘在《诗品》中就说江淹“善于摹拟”。不过他也确实写出了不少在流丽中带有峭拔苍劲之气的优秀诗篇。而他的抒情小赋,则代表了他文学创作的最高成就,其最为脍炙人口的《恨赋》、《别赋》与同时期另一作家鲍照的《芜城赋》、《舞鹤赋》被并称为南朝辞赋的绝唱,可说已达到了南朝辞赋的顶峰。
江淹对南朝历史的记载也有巨大贡献,《梁书.江淹传》说:“凡所著述,自撰为前后集,并《齐史》十志,并行于世”。而南朝历史最短,只有23年的齐,在其59卷的《南齐书》中,居然也撰就了八篇志,应该说,这和江淹的功劳是分不开的。
据传江淹曾有赋作100多篇,不过大多散佚,而流传至今的仅存20多篇,有《江文通集》。关于江淹散佚的作品,有专家认为,怕是因为写得不好的原因,不过这个很难考证了。不过这个观点很有意思,因为这恰好符合了“江郎才尽”这个成语。于是我们想问,江淹为什么才尽?他是真的才尽吗?要回答这些问题,我们就来看看他的一生是怎样的。
众所周知,中国历史在东晋之后,进入一个南北分裂、南北对峙的阶段。历史上叫做南北朝。南朝先后历经宋、齐、梁、陈四代。而北朝先后历经北魏、东魏、西魏、北齐、北周五朝。江淹是南朝人,由于这一时期政权更迭频繁,所以他先后经历宋、齐、梁三代。在《南史》和《梁书》有传。
江淹,字文通,公元444——505年。济阳考城(今河南兰考东)人(很奇怪,我发现在南朝史上,济阳考城出了很多江姓名人,并在史书中留下了名字,比如:江夷、江湛父子,江智渊、江谧、江祏、江敩等等,其中还有好几位都官至金紫光禄大夫,和江淹一样,实在让我称奇感叹不已)。
江淹幼年家境贫寒,曾靠砍柴养母,六岁能诗,十三岁丧父,《梁书.江淹传》说他“少孤贫好学,沉静少交游”。早年仕途坎坷,心怀愤懑。公元466年,江淹进入建平王刘景素幕僚,但后来却被诬入狱,《梁书.江淹传》说“广陵令郭彦文得罪,辞连淹,系州狱”。关于广陵令郭彦文,是个什么人,犯了什么罪,我找了很久,一直没找到更详细的资料,在这里就无法解释清楚了,希望了解的朋友可以补充。而在《南史.江淹传》中,这一段文字是这么记载的:“广陵令郭彦文得罪,辞连淹,系州狱,言受金”。于是我们明白,江淹主要是被诬陷受贿。
在狱中,江淹不甘无辜受罪,于是上书陈情,给刘景素上了一篇著名的《诣建平王书》,这篇陈书,文辞激扬,不卑不亢,尽显其才。刘景素看后,被其感动,并认为其才可用,于是不仅释放了他,还继续任用他。后来他还跟刘景素去到荆州镇守。再后来,刘景素密谋叛乱,江淹多次劝谏,刘景素怒而不从,并贬其为建安吴兴县(今福建浦城)令。江淹在吴兴县这个时期,非常非常重要。因为这个时期对江淹来讲,是他毕生在文学创作上最重要的时期,正所谓“文穷而后工”。他的许多具有代表性的作品都写于这个时期,达到他创作生涯的高峰。包括他最为脍炙人口的《恨赋》和《别赋》等。
江淹在吴兴县待了三年,到宋顺帝升明初年,就是公元476年,“齐帝辅政,闻其才,召为尚书驾部郎、骠骑参军事”。江淹仕途从此开始一帆风顺,虽然改朝换代,但也并未阻挡其官运亨通,到梁武帝天监元年,公元502年,官至金紫光禄大夫,改封醴陵侯,仕途达到人生最高峰。
江淹之所以能官运亨通,我想其最值得称道的,大概是两个方面,第一是远见卓识;第二是为官清正,不避权贵,直言敢谏。那么,怎么证明呢?
关于远见卓识,有这么几个故事:
一是南朝宋顺帝升明初年,萧道成(后为齐高帝)辅政时,荆州刺史沈攸之叛乱,萧道成问江淹怎么办。江淹侃侃而谈,纵论萧道成必胜而沈攸之必败的各五条原因。《梁书.江淹传》记载的五条原因如下:高帝谓淹曰:“天下纷纷若是,君谓何如?”……淹曰:“公雄武有奇略,一胜也;宽容而仁恕,二胜也;贤能毕力,三胜也;民望所归,四胜也;奉天子而伐叛逆,五胜也。彼志锐而器小,一败也;有威而无恩,二败也;士卒解体,三败也;搢绅不怀,四败也;悬兵数千里,而无同恶相济,五败也。故虽豺狼十万,而终为我获焉。”第二年,沈攸之果然战败自杀身亡,江淹也因此而甚得齐高帝赏识。
第二个故事,齐东昏侯永元年间,崔慧景造反,率叛军围困京城建康,城内士族官僚纷纷投身于叛军门下,只有江淹称病不往。崔慧景很快兵败,众人皆服江淹有远见。《梁书.江淹传》说:永元中,崔慧景举兵围京城,衣冠悉投名刺,淹称疾不往。及事平,世服其先见。
第三个故事,齐末,梁武帝萧衍乘齐内乱,起兵举事,兵至新林(今江苏省南京市西南),江淹脱去官服,投奔萧衍。后萧衍称帝,江淹得到重用。《梁书.江淹传》说:东昏末,淹以秘书监兼卫尉,固辞不获免,遂亲职。谓人曰:“此非吾任,路人所知,……,及义师至新林,淹微服来奔,高祖(萧衍)板为冠军将军,秘书监如故,寻兼司徒左长史。中兴元年,迁吏部尚书。二年,转相国右长史,冠军将军如故”。




 1/2    1 2 下一页 尾页

上一篇痴女来莺儿

下一篇东汉的宫廷政变:宦官杀窦武形成专权



 【相关文章





版权声明: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观点,作为参考,不代表本站观点。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转载本站内容,请注明转载网址、作者和出处,避免无谓的侵权纠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