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间天堂杭州:一座城市的人文记忆……

当前位置:首页 > 杭州民俗 > 杭州人文

人间天堂杭州:一座城市的人文记忆……


作者:佚名       来源于:杭州休闲娱乐网

中【11.20-11.24】人间杭州:一座城市的人文记忆……_副本.jpg

 

“江南忆,最忆是杭州。”杭州是一座历史悠久的人文之城,这里有孤山月下赏梅、虎跑泉试新茶、空亭坐月鸣琴、飞来洞中避暑……

这里的景点不只是好风景,还有悠久的人文气息,人文,是一座城市的灵魂,也是一座城市的名片,增添了人文气息的杭州总是让人印象深刻。

在杭州清闲自得的山水中,寻觅一处人文秘境,探寻这座城市的文化基因。

 

01德寿宫 | 古时临安的南宋气韵

南宋绍兴八年(1138年),南宋政权正式定都杭州。在之后的800年间,杭州这座城市的精神、血脉以及灵魂里都镌刻着“南宋迹忆”,而德寿宫就是其中浓墨重彩的一笔。

红色的宫墙留下斑驳的光影,檐脊处,片片灰瓦整齐排列,让人瞬间梦回千年。红墙之外有天地,红墙之内皆故事,一砖一瓦、一草一木,德寿重化、一眼千年。

南宋德寿宫遗址博物馆是依托德寿宫遗址原址,以遗址本体及出土文物进行保护、研究、收藏和展示为主,同时展示南宋历史文化的专题博物馆。是杭州现存并发掘的最重要的南宋历史文化遗存。

德寿宫遗址的保护与展示,是一项异常庞大且复杂的系统工程。有专业人士曾感慨,德寿宫遗址博物馆的建成,“是向八百年前宋式美学所作的一次致敬”。宋韵既跨越千年历史长河,又指向无尽的未来,等待每一个“你”前来赴约。

德寿宫有古韵悠悠,也有符合当下年轻人的潮流喜好——盖章。德寿宫的套色章一推出,就一跃成为馆内文创热门榜Top1。

盖章点就在负一楼南宋历史文化展厅出口,层层盖印,带你解锁德寿宫打卡“新姿势”,感受不一样的宋韵风采。另外还有很多文创产品和10余种文创印章,供大家打卡纪念。

地址:杭州市上城区望江路226-228号

 

02西泠印社 | 印章文化的百年风雅

宋代以来,诗书画印不分家,许多江浙地带的文人雅士都能刻上一枚好印章。而在那杭州西湖之畔,也诞生了中国头一个印学社团——西泠印社。

红石一方,立于桌上。刻刀五寸,细细擦亮。石屑纷飞,灵动的红印跃然纸上。篆刻无与伦比的一份美,从千百年前流传至今,而芳香犹存。

1904年,四位平均年龄仅30岁左右的年轻人丁仁、王禔、叶铭、吴隐相约在孤山南麓数峰阁里谈笑鸿儒,赏印品雅,立志“保存金石、研究印学”,正是这群意气相投的年轻人,创造了未来生长百年的西泠印社。

百年之前的君子之风,延续不断,紧紧护着“印学”这一缕文脉。俯仰之间的草木碑亭,山壁上的摩崖石刻,它们见证了西泠印社的一路走来,传承着西泠印社人对印学的坚守和家国的热爱。

2001年6月,西泠印社被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为清代古建筑代表之一,也是西湖文化景观中的文化艺术史迹代表之一。

今年是西泠印社建社120年,在这个初冬,去孤山之上,感受百年前的印学风情吧!

地址:杭州市西湖区孤山路31号

 

03六和塔 | 守护城市的千年古塔

杭州钱塘江边有一座月轮山,名字很武侠。据《杭州府志》记载,月轮山“以其形圆如月”而得名。长得像圆圆月亮的山,你知道它在哪里吗?那山上有一处标志性建筑你一定认识——六和塔。

这座宋代建筑遗存,在民间的知名度早已超越了月轮山本身,六和塔也是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每年农历八月是观潮季,很多人就会想到六和塔,毕竟到这里观潮的传统已经风靡了近千年。《梦粱录》中就提到,宋人观潮地是“自庙子头直至六和塔”。一桥一塔,一古一今,完美融合。

六和塔也叫六合塔,取“天地四方”六合之意,但六和塔本身,又不仅仅是一处观潮胜地。在杭州,民间素有“保俶如美人,雷峰如老衲,六和如将军”的说法,六和塔的江湖地位可见一斑。

六和塔内现存着不少有年代感的石碑,需要划重点认识的是两块。一块在六和塔第一层,是南宋遗留下来的《尚书省牒碑》。另一块石碑,来自乾隆爷。他南巡之时不仅登了六和塔,还为每一层都题字立匾。

下了塔,往塔后方向走,在碑亭里就会遇到这块珍贵的御碑——《登开化寺六和塔记》,这是杭州现存最完整的乾隆手书碑刻之一。

地址:杭州市西湖区之江路16号

 

04胡雪岩故居 | 清末江南的诗情画意

在西湖与钱塘江中间一条僻静的石板小巷里,藏着一座看似低调却显赫一时的“天下第一豪宅”——胡雪岩故居。  

胡雪岩由钱庄伙计一跃成为显赫一时的红顶商人,他的一生跌宕起伏,具有浓厚的传奇色彩。如今,提起胡雪岩,让人首先联想到的是他的旧居。这座富有中国传统建筑特色又颇具西方建筑风格的宅第美轮美奂,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整座宅院占地10.8亩,历时整整3年之久,雕梁画栋,富丽堂皇。进入故居,那回旋的明廊暗弄、亭台楼阁、庭院天井、峭壁假山、小桥流水、朱扉紫牖、精雕门楼,无一不精美别致。

故居内还有董其昌、郑板桥、唐伯虎、文征明等名家的书法石刻作品,其奢华程度简直就是一座“民间工艺珍宝馆”。

地址:杭州市上城区元宝路18号

 

05十五奎巷 | 旧时杭城的人间烟火

汪曾祺曾说:“四方食事,不过一碗人间烟火。”烟火气,人间最绵长的滋味,是红泥火炉的把酒言欢,是街巷市井的嘈杂喧闹,而杭州古时酒楼瓦肆的聚集地——十五奎巷,就是这样一处人间烟火地。

地处南宋皇城中心的十五奎巷,东起中山南路,西至城隍牌楼巷,坐落于吴山南面山脚下,坊巷瓦肆曾盛极一时,是南宋的“百老汇”。

早在南朝时,十五奎巷更加繁华。那时,巷子属于长庆坊,因遍布售卖细竹竿的店铺,被称为竹竿巷。民间手艺人们在这里扎着堆,卖灯笼的、卖年画的、卖手编竹篮的、卖糠人泥人的;巷子里有“候潮门勾栏”,街头有耍木偶的、表演戏剧的、耍杂耍的……热闹非凡!

现如今,它照看起现代百姓的市井生活,漫步其间,豆浆油条、生煎小笼等小店,让一切充满了烟火气息,似乎每一处都讲述着杭城过往的繁华与故事。巷子看似不长,一眼望得到头,也不算宽,还不到10米,然而却非同寻常。

从十五奎巷随便一拐即可登上吴山。天气晴朗的时候,可以在山上看到那些或练太极或打牌的老人们,他们就这样慢悠悠地把自己的日子过得舒适而惬意。

地址:杭州市上城区十五奎巷

在杭城的大街小巷随处走走,也许某个角落就是书本上代代流传的文化印记……





上一篇杭州人文历史

下一篇杭州地名有故事:“之江”的由来



 【相关文章





版权声明: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观点,作为参考,不代表本站观点。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转载本站内容,请注明转载网址、作者和出处,避免无谓的侵权纠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