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42年九月初七,中国十九世纪卓越的政治家、抗英民族英雄林则徐在被革职“谪戍伊犁”的万里旅途中,抵达嘉峪关。值此林则徐路过嘉峪关180周年,走近林则徐在嘉峪关的所见所思,缅怀这位近代伟人。
经过嘉峪关
林则徐在西北丝绸之路旧道上跋涉了四个多月即122天之久。林则徐每天都写日记,详细记录每日行程和路线以及路况、路途环境与见闻,留下了珍贵的史料。1842年七月林则徐经陕西入甘肃境,八月初七日离开兰州,过黄河铁桥西行。经凉州(今武威)、甘州(今张掖)、肃州(今酒泉)等地。
九月初七日林则徐一行由肃州出发到达嘉峪关。《林则徐集·日记》:早饭后起身,出北门,镇、道以下皆送于城(肃州城)外关帝庙。此庙新修,甚宽敞。其后有大方池,池中有舟,可容八人之席,此间为难得,闻系本任总戍珠所浚也。座谈小顷,即别去。行三十五里为丁家坝,仅有数户居民,其前后则皆荒野,涉过涧河数道。又五里安远寨墩,又十里上腰墩,又五里大沙河墩,又五里嘉峪关,宿关之城外驿舍,梁牧遣丁具膳。是日行七十里,路不甚长,而小石礌砢,无一平路,尚喜大车在肃州城内已换长辀,左右车轮皆离车厢一尺,犹不至颠簸耳。此次大车车厢,长约五尺,宽约三尺,自地至车辕,量高三尺,自车厢至篷顶,量高四尺五寸。
次日继续西行。《林则徐集·日记》九月初八:今晨起行,余策马出嘉峪关,先入关城。城内有游击、巡检驻扎。城楼三座,皆三层,巍然拱峙。关内设有号房,登记出入人数。一出关外,见西面楼上有额曰“天下第一雄关”,又路旁一碑亦然。近关多土坡,一望皆沙漠,无水草树木,稍远则有南北两山,南即雪山,北则边墙,外皆蒙古及番地耳。西行四十里至双井,有人家数十户,在隆顺店自饭。玉门令遣丁来迎。饭后又行,则交玉门县界矣。
这两篇日记,留下了清代中期嘉峪关珍贵的地情信息。
——酒泉至嘉峪关之间的道路信息:古人自肃州西行必须出肃州北门。官道向北至新城观蒲再向西经横沟达关城,民道出野麻湾小钵和寺向西。为什么古人不走直路,要这样走,是因为安远沟、丁家坝、小坝沟一带古代有河流和湿地,人马无法通过,只能绕水而行。“行三十五里为丁家坝,仅有数户居民,其前后则皆荒野,涉过涧河数道。”肃州北门离丁家坝西直线距离只有20里,林则徐走了35里,就是绕道新城观蒲再南折到丁家坝西的路程。当日林则徐赶路70里。
——林则徐乘坐的交通工具。当时西北官道上使用的交通工具仍是以马、牛、骆驼等畜力运输为主。林则徐从西安出发时,由三子聪彝与四子拱枢陪同,雇用了马车七辆。中途换过二次车。但由于路况不好颠簸厉害,在肃州把车换了长辀,“左右车轮离车厢一尺”,才减轻了颠簸。林则徐在日记中详细记载了路过嘉峪关时所乘坐的大车相关数据,2005年市志办据此按原尺寸复制大车一辆,留住历史。大车作为林则徐过嘉峪关的见证,现陈展于城市博物馆。
——嘉峪关境内地情。过了丁家坝,进入嘉峪关管辖地域,道路沿关城向肃州传递烽火的一路腹里墩行进。肃州古志记载自丁家坝墩向西,依次有界牌墩、安远寨墩(城西四十里)、下腰墩(城西四十六里)、上腰墩(城西五十二里)、干河墩(城西五十八里)、歇马店大墩(城西六十四里)等。林则徐记载了路过的部分墩台。当日林则徐并未入关,住关外驿舍,说明“又五里嘉峪关”中的嘉峪关指关东牌坊,牌坊位于新游客服务中心一带。
——“天下第一雄关”题字来历。左宗棠于同治年间坐镇肃州平叛期间,维修关城,曾题匾“天下第一雄关”悬挂于关楼,后遗失于民国军阀驻扎破坏。现关城“天下第一雄关”,1995年由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题写,制匾悬挂于光化楼上。林则徐看到的“天下第一雄关”,悬挂于嘉峪关楼上,没有提及是何人何时题写,也没有发现相关史料记载出处。
——关西情景。林则徐以明晰精练的语言描述所见地理情形“近关多土坡,一望皆沙漠,无水草树木,稍远则有南北两山,南即雪山,北则边墙,外皆蒙古及番地耳。”林则徐出关,南望可见祁连山、文殊山、南边墙,北望可见黑山,沿路可见大草滩、二草滩、长沙岭等。“外皆蒙古及番地耳”是明代“三面临戎”国防形势的延续。关西是关城正面,从远处可见嘉峪关封锁河西走廊,又称中外巨防的气势,使林则徐联想起曾经经营西部的汉代英雄。
1/3 1 2 3 下一页 尾页
上一篇: 行走“长城第一墩”
下一篇: “天下黄河第一桥”——兰州黄河铁桥
【相关文章】
版权声明: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观点,作为参考,不代表本站观点。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转载本站内容,请注明转载网址、作者和出处,避免无谓的侵权纠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