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煌莫高窟
敦煌莫高窟第220窟初唐塑像
敦煌藏经洞出土的绢画
敦煌鸣沙山月牙泉 本版图片均为资料图
本报特约撰稿人 李博文
敦煌这座地处河西走廊最西端的小城,究竟有着什么样的魅力?如今享誉世界的莫高窟和敦煌学又是从何而来?这就是我们本期要讲述的故事。
敦煌初诞
敦煌有文字记载的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战国时期。当时整个河西走廊都属于一个叫作月氏的民族。秦代以前月氏人的活动范围广大,从河西走廊东段到天山和塔里木盆地东部都是他们的牧场。巍峨的祁连山甘甜的冰山融水滋润着这片干旱少雨的土地,造就了肥美的牧场,月氏人在这片土地上蕃息,建立起一个强大的游牧汗国。然而祁连山的富庶令人垂涎,匈奴人对于河西走廊觊觎已久。
秦汉之际,在冒顿单于的率领下匈奴帝国强大起来。占据河西走廊的月氏人成为匈奴人关注的重点对象。趁中原战乱之际夺取河套平原后,匈奴帝国立即向西击败月氏,迫使月氏人向西迁徙。在此之后的70多年里整个河西走廊被匈奴占据,西段归浑邪王统治、东部被休屠王统治。不过,匈奴对于河西走廊的统治仅仅是历史上的一段小插曲,河西走廊很快将迎来它真正的主人。
经过七十多年休养生息,汉王朝逐渐从战争的创伤中痊愈,变得富强起来。汉武帝即位之后开始筹划反击匈奴的战争。武帝元狩二年(公元前121年)春,被匈奴人视为天煞孤星的汉代传奇名将霍去病率军越过祁连山,突击匈奴休屠王部。同年夏,骠骑将军再入河西击败匈奴浑邪王部,匈奴帝国彻底丧失了对于河西走廊的控制权。他们哀叹道:“亡我祁连山,使我六畜不蕃息,失我焉支(胭脂)山,使我妇女无颜色。”就在夺取河西走廊的第二年,汉武帝设立了武威、酒泉二郡,十年后又将武威分成张掖、武威二郡,酒泉分为酒泉、敦煌二郡。从此,敦煌作为汉帝国经营西域的重镇登上了历史舞台。
与今天的敦煌因莫高窟闻名而不同,汉代的敦煌却是作为经营西域的重要基地而存在,为了保障西征大军的后勤,汉朝政府加大了对敦煌的建设。贰师将军李广利第二次西征大宛之时,敦煌一地提供兵6万人、马3万匹、其他牲畜数以万计奔赴前线,可见当时敦煌在汉代的军政地位。敦煌学者荣新江先生指出“敦煌是汉朝统治西域的军政中心”。如果历史沿着这种轨迹发展下去,敦煌可能会像其他河西城市一样让人联想到金戈铁马、大漠孤烟,但今日敦煌带给人的印象却是曼妙的飞天、神奇的九色鹿和蜚声国际的敦煌学。实际上,所有的这一切都源于东汉末年的天下剧变,正是从十六国时期开始,敦煌走上了文化名城的道路,不同文化的交流与碰撞,在这里奏响了丝路文化交流的千古绝唱。
丝路名城
东汉末年,军阀割据混战,遂而三国鼎立,随后西晋王朝的统一不过是昙花一现,整个中原大地又陷入了漫天的烽火之中。此时的河西走廊却因地处偏远而少受战争之害,成为中原士人的避难所。与此同时,十六国时期控制敦煌的前凉、前秦、后凉、西凉、北凉政权都十分重视和优待人才,敦煌的文化也逐渐繁荣起来,为后来佛教艺术的兴盛打下了文化基础。
前秦建元二年(公元366年),有个叫作乐僔的沙门来到敦煌城东南鸣沙山东麓(碰巧遇到了难得一见的光学折射现象),发现鸣沙山东面的悬崖之上金光灿烂,好似佛光显现,于是决定在此开凿石窟,揭开了近千年的敦煌石窟艺术创造史。
从前凉到北凉的十六国时期,在大批避难高僧和世家大族的努力经营之下,敦煌佛教得到了迅猛的发展。据《魏书·释老志》的记载,北魏时期的敦煌已经是“村坞相属,多有塔寺”的佛教名城了。在结束了十六国时代的混乱之后,中国历史进入了南北对峙的南北朝时期,敦煌也随之进入北朝时期。为了巩固统治和保持对西域地区的影响力(此时葱岭到哈密地区的西域绿洲城邦皆是佛国),北魏、西魏、北周政权都十分重视敦煌佛教事业的发展,北魏、北周皇室甚至斥巨资在莫高窟开凿大型石窟。不仅如此,敦煌还成为各路僧侣进出中国的必经之路,无论中国僧人西行求法,还是西域胡僧入华传教,敦煌都成为他们的驻留之处,中原和西域的佛教思想与艺术在此交融碰撞,使得这一时期的敦煌佛教艺术体现出中外兼容的特点。
1/3 1 2 3 下一页 尾页
下一篇: 探寻千年历史文脉 丝路盛景犹在眼前
【相关文章】
版权声明: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观点,作为参考,不代表本站观点。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转载本站内容,请注明转载网址、作者和出处,避免无谓的侵权纠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