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5年,嘉峪关附近的一段长城遗址,人们发现一个一块石牌。这块石牌藏在关城到石关峡的长城里。这一段遗址有一个暗格,人们在里面发现了一个石牌。这就是后来人们所说的“长城工牌”。
这块“长城工牌”,高19厘米,宽11.5厘米,厚2厘米。两面阴刻楷书,共58字,正面竖刻两行字,共22字,正中刻“弟一工起”四个大字,右边刻“加靖十九年七月初一日起初十日止第一工”一行小字;背面文字分上下两部分,共36字。上部刻四个大字“蔡止梅起”。下部竖刻六行32个小字“一工李清队起,二工梅喜队,三工王元队,四工侯勋队,五工位宗队,六工张昙队止”。
3.长城工牌暗含明长城修建“密码”
长城是重大的“国防工程”,历代长城的修建,都有一套完整的管理制度,从设计勘察,到人员征调,再到材料准备,最后实地施工,都有着非常严格管理制度。
这件长城工牌上的文字,记载了当时长城施工的诸多细节。首先这块石牌的文字记载,验证了史书中,关于明长城修建的人员调配方案。为修建长城,明政府不仅调动了大量民伕,而且调动长城沿线的驻军参与修建。
据《肃镇华夷志》记载:“嘉靖十八年(公元1539年)七月,大学士翟銮行边时,肃州兵备李函既诸行边执事,驻节嘉峪,阅视隘口,请议筑修边城以备西边,翟公许可。粤[越]明春暮,遂议筑边,南北与关相连。”“明年,平崖公简命辽东,太仆卿翟公以前议修边一事经公未成,遂以平崖公改陕西左参政,任肃,以总理长城之事。于是,李公与分守参将崔麒画地经营,乃调凉州卫指挥蔡纪、山丹卫指挥纪纲、肃州卫指挥梅景,三人分计工程,各督乃事。平崖公时犒赏之,三军踊跃而边墙遂成矣。南自讨来河,北尽石关儿,其延三十里。”
这段记载中的“凉州卫指挥蔡纪、山丹卫指挥纪纲、肃州卫指挥梅景,三人分计工程,各督乃事”。这就“长城工牌”上的“蔡止梅起”的含义,蔡就是凉州卫指挥蔡纪,梅就是肃州卫指挥梅景。说明这一段长城是肃州卫指挥梅景督促修建的。据研究:工牌的内容及工牌出土的地段,可以推断,第一大工段约300丈,分为六个小工段,由六个施工队,在10天的时间内完成。
由此可见,明长城的施工,分工明确,责任到人,层层督促。不仅加快了施工进度,而且也便于以后追查责任。这也保证了明长城的修建质量。
河西走廊的明长城能屹立五百年不倒,不仅有严密施工标准,分工到人的施工追责要求,更有独特的修筑的技术。
那么,河西走廊的明长城,到底采用了什么样的施工措施,是如何保证明长城屹立数百年不倒!
4.河西走廊明长城修建的三大技术要求
中国传统建筑,多数为土木工程,其修建方法,多采用传统夯筑技术。这种修筑土墙的方法,至今还在民间使用,可谓是流传千年而不衰。
随着时代的进步,夯也在发生变化,在宋代之前,夯多是圆木夯,到了明代多采用石头夯。这就导致,夯层的厚度不同,也成为判断不同时代长城的依据。
以嘉峪关一带的长城的夯层厚度而言,用黄土夯筑的嘉峪关罗城的厚度达16厘米。而一些烽火台黄土夹砂层的厚度,则达到20厘米。有的黄土夯土层的厚度还达到30厘米。人们研究认为,明代长城及沿线附属建筑的夯土层,普遍在15厘米——20厘米,个别地方甚至达到25厘米——30厘米。
除了工具的改进以外,明长城在修筑技术标准上,也有大幅度的进步。
首先,修建长城之前,对长城的地基,进行清理。一般按照长城的走向和宽度,将地面浮土层铲去,直至生土层,形成一个深度为20厘米左右的壕沟。然后,在壕沟中,进行夯筑。有些地段的长城还专门铺设石头为地基。研究资料证实,长城的牢固程度和长城的地基,呈正比例关系。
其次,打入永定柱。这种方法和今天水泥中加入钢筋相类似。古人把筑城中加入的木料,称之为永定柱。这是一种非常古老的建筑技术,也就是把碗口粗甚至更粗的木料,间隔一定的距离,打入地基中,然后再进行夯筑。我的家乡在河西走廊,小时候,邻居们修筑院墙,还在采用这种方法。不仅打入永定柱,还要对打入的永定柱,进行防腐处理,就是把木料,一头削尖,然后用火烤焦,形成一种炭化的保护层。
2/3 首页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尾页
上一篇: 河西走廊:曾是匈奴的军工中心!失去祁连山,匈奴只能远走漠北
【相关文章】
版权声明: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观点,作为参考,不代表本站观点。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转载本站内容,请注明转载网址、作者和出处,避免无谓的侵权纠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