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寻初心】热血沃祁连 星火耀武威

当前位置:首页 > 杭州民俗 > 中国传统文化

【探寻初心】热血沃祁连 星火耀武威


作者:佚名       来源于:杭州西湖风景文化网

  杨文局在西顶草原与李坚草吉一起生活了12年,直到1949年秋天,得知解放军渡过黄河进军河西走廊,杨文局母子才依依惜别西顶草原,终于如愿回到了党组织的怀抱。

  1994年8月,82岁高龄的杨文局再三嘱托在陕西省警察学校任校长的儿子郑盟海千里迢迢赶到天祝的西顶草原一带,寻访曾经救过他们母子的藏族老人。2020年9月2日,梅洛桑却增的后人受老红军杨文局儿子郑盟海委托,将一件杨文局使用过的织毯捐赠于天祝县博物馆收藏。

  据了解,杨文局当年创办的红色私塾在短短的6年间,培养了169名藏、土、汉等各民族学生,新中国成立后在天祝县各行各业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这所私塾点燃了天祝边远农牧区启蒙教育的火种,是天祝农牧区民间寄宿制免费办学的首创,也成为传承西路红军红色基因、弘扬各民族大团结的典范。

  历史回音

  赓续红色基因 传承红色薪火

  王 凯

  1936年10月24日,中国革命史上一支英雄的军队—中国工农红军红四方面军三十军、九军和五军及总部直属部队21800多人,奉中央和中革军委命令,强渡黄河虎豹口,开辟河西根据地,肩负打通远方任务。从11月10日至24日,红军西路军虽然在武威战斗驻扎只有半个月时间,但在武威大地上先后进行了古浪“三战”和凉州四十里堡之战等大规模的战役,把革命的热血和英雄的事迹永远留在了武威大地上。在西路军鏖战武威的峥嵘岁月里,一大批革命先烈和先辈,徐向前、陈昌浩、李先念、李卓然、王树声、陈海松、董振堂、孙玉清等曾在武威留下了光辉战斗足迹和感人的英雄事迹,谱写了一曲可歌可泣的英雄篇章。

  2019年8月20日,习近平总书记视察中国工农红军西路军纪念馆时指出:“西路军不畏艰险、浴血奋战的英雄主义气概,为党为人民英勇献身的精神,同长征精神一脉相承,是中国共产党人红色基因和中华民族宝贵精神财富的重要组成部分。”西路军悲壮的西征历史虽然过去85年了,但革命先辈留给我们的宝贵精神财富,却在武威这片古老的土地上薪火相传,也深深影响着我们一代又一代人,激励我们接续奋斗,不断前进。

  今天,我们缅怀西路军,就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深入宣传英烈事迹,讲好西路军的故事,弘扬西路军精神,赓续共产党人的精神血脉;要进一步学习红军西路军坚定不移的革命理想信念,听党指挥的军魂意识,英勇顽强不怕牺牲的革命英雄主义气概,顾全大局、严守纪律、精诚团结、相互支援的革命精神,敢于斗争、不畏艰险、敢于战胜一切困难的大无畏精神。将革命先辈的理想信念自觉融入自己的血液中。

  当前,在党史学习教育中,要进一步加强对西路军革命历史的学习,充分发挥红色资源资政育人的重要作用,用红色文化熏陶滋养每一位共产党员的灵魂,努力担当作为、精心履职尽责。尤其要学习和发扬革命先烈为了民族的解放、人民的幸福不怕困难、勇往直前,革命到底的精神,用革命先烈和老一辈革命者的崇高精神和优良作风感召人、鼓舞人,切实把西路军留在武威的红色基因传承好、把红色资源利用好、把红色精神发扬好,在党史学习中汲取智慧和力量,不断推动各项工作取得新进展、获得新成效。

  (作者系古浪战役纪念馆馆长)

  记者手记

  回望历史是为了更好地铭记

  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伏润之

  每一次对历史的回望,都是为了新的出发。在绵延的古浪南部山区,在一马平川的武威盆地,红军西路军将士浴血奋战,谱写了一曲可歌可泣的英雄篇章,把革命的热血播撒在了这片古老的土地上。

  在古浪战役纪念馆的广场上,矗立着一座纪念碑,仰望纪念碑,那浩然正气和威武气概,诠释着理想、信念和崇高,展示着英勇、胆略和忠诚。多少年过去了,人们在震撼中思考,在沉思中追寻,数以万计的红军英烈牺牲疆场,他们的遗骨枕藉在漫漫长征路上,有好多人甚至连名字都没有留下,有好多战士的年龄还不满十八岁,但是,他们的英灵与日月同辉,他们的精神与山河同在,他们的名字叫西路军。




 3/4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尾页

上一篇【溯源甘肃】魏晋十六国北朝时期甘肃境内各民族政权的人才兴国

下一篇甘肃旅游丨悬泉置遗址 见证丝绸之路繁华



 【相关文章





版权声明: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观点,作为参考,不代表本站观点。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转载本站内容,请注明转载网址、作者和出处,避免无谓的侵权纠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