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眼丨酒泉现存一座古城门 比《兰亭序》问世还早

当前位置:首页 > 杭州民俗 > 中国传统文化

历史眼丨酒泉现存一座古城门 比《兰亭序》问世还早


作者:佚名       来源于:杭州西湖风景文化网

  原标题:历史眼

  酒泉现存一座古城门 比《兰亭序》问世还早

  酒泉,古称肃州,汉代河西四郡之一,丝绸之路重镇,其地理位置之重要,看看酒泉鼓楼四个门洞的匾额就能明白。这四个门额分别题为“东迎华岳”“西达伊吾”“南望祁连”和“北通沙漠”。鼓楼上层塔楼上还悬挂了两幅匾额,东边是“声震华夷”,西边是“气壮雄关”。

  关于酒泉有许多有趣的故事,最为人熟知的故事莫过于其城市的得名。

  酒泉最早曾叫“金泉”。据传,古时有一人口渴,到泉边喝水,俯下身突见水底有金色闪动,照水捞取,竟得真金,故曰金泉。

  西汉时,汉武帝派骠骑将军霍去病出征河西匈奴。霍去病得胜凯旋兵归酒泉时,汉武帝赐御酒为他庆功,霍将军认为打了胜仗,功在全军将士,由于人多酒少,他就下令把酒倒入一池泉水里,这样所有人都能喝到皇帝赐给的御酒。为此,汉武帝还赐名这池泉水为“酒泉”。这池泉水就是酒泉地名的来历。

  关于这池泉水,西汉东方朔在《神异经》里写道:“西北荒中有玉馈之酒,酒泉注焉,广一丈,长深三丈,酒美如肉,澄清如镜……”由此,酒泉逐渐被认为是“城下有泉,其水若酒”的地方。

  让人们意外的是,酒泉居然还神奇地保存下来了一座有1600多年历史的古城门。

  汉朝设置了酒泉郡后修建的酒泉古城,在东晋前就被地震给毁掉了。到了东晋永和二年(346年),前凉酒泉太守谢艾在古城废墟的基础上,再度筑起酒泉城,当时叫福禄县。如果大家对东晋永和二年没什么概念,可参考王羲之的书法《兰亭序》,《兰亭序》写于永和九年。

  20世纪80年代,当地清理倒塌的明代城墙时,竟然意外地发现了这座被包裹在明城墙中的古城门。经过研究,原来这座古城门是前凉谢艾重新筑城时所修的福禄县南城门,也叫“谯城”,是守城戎卒打更巡逻、报时、防寇报警的地方。

  明洪武年间,明朝肃州卫官员扩建城池时,酒泉城的面积扩大了一倍,明代工匠为了施工方便,就把这座老城门包裹到城墙里了,从而使得这座1600年前的城门得以幸存。

  掌上兰州·兰州晨报记者 黄建强





上一篇【说陇史】兰州五泉山:神秘的甘肃提督神道碑,原来是他的

下一篇追溯红色足迹 重温革命历史



 【相关文章





版权声明: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观点,作为参考,不代表本站观点。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转载本站内容,请注明转载网址、作者和出处,避免无谓的侵权纠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