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洮景与临洮砚

当前位置:首页 > 杭州民俗 > 中国传统文化

临洮景与临洮砚


作者:佚名       来源于:杭州西湖风景文化网

  “高高太子山,山是那金银山,弯弯洮河水,水是那金银河。”我第一次去临洮,就学会这首优美山歌。

  临洮古称狄道,是古丝绸之路的要道、彩陶之乡。洮河发源于青海省西倾山东麓,甘南草原藏民称它为碌曲,是甘肃的第二大河流,它仅次于渭河;又是黄河上游注入黄河第二大支流,仅次于青海省的湟水。

  洮河在甘肃流经九个县,是大西北的一块风水宝地,那里山清水秀,有大片大片的原始森林,林中有各种动物,盛产各种药材,河上有四座水库,渠道纵横,灌溉发达,两岸的农田因为有河水灌溉,土地肥沃,五谷丰登。

  洮河水源能力强,暴发洪水少,泥沙量低,河水清澈,当地农民常在河上撑筏运送货物。乘木筏在弯弯曲曲的河水上行走,那真是诗情画意,有“小小木筏水中游,两岸青山向后走”的感觉。河边常有洗衣的妇女或采药的姑娘,和筏客对唱情歌,那场景真是令人陶醉。

  河边还有一种水磨船,是我从来没有见过的。那艘大木船固定在河边,船上就是一座磨面粉的磨坊,船靠河中的水轮带动磨盘转动,磨出细细的面粉,造型非常别致优美。有次我看见一个磨面人从磨坊走出来,浑身上下都是白面,那白面人跃身跳进河里就游起泳来。

  在岷山县和卓尼县洮河的峡谷里,盛产一种绿色的石头,从宋代起就有人把它开采出来,雕刻成文人所喜欢用的砚台,不伤笔毫,精美绝伦,这就是赫赫有名的“洮砚”,它和广东端砚、安徽歙砚、河南澄泥砚形成中国四大名砚。

  我参观了临洮砚台工艺公司后才知道,洮砚已有九百多年的开采历史,是从临潭到临洮的洮河河床采石,它的石料坚韧细腻,纹理清晰。石料色泽基本是绿色,但是又有墨绿、碧绿、辉绿、翠绿、淡绿、灰绿等不同绿颜色的区别。

  唐代著名书法家柳公权在他《论砚》中提道:“蓄砚以青州为第一,绛州次之,后始重端、歙、临洮。”这是历代文人中对洮砚的最早评价。可见在当时洮砚已享有同端砚、歙砚齐名的地位。

  洮砚盛行于宋代,当时被作为名产进贡于朝廷。宋代鉴赏家赵希鹄曾经在他的《洞天清禄集·古砚辨》中叙述:“除端、歙二石外,唯独洮河绿石最贵重,绿如蓝,润如玉,发墨不减端溪下岩,然石在大河深水之底,非人力所致,得之为无价之宝。”

  临洮特产还有一种酥糖,它是以当地盛产的小米作为原料,熬制成糖瓜,再经过特殊加工,让它鼓胀起来,外壳沾满芝麻,吃起来香脆酥软,甜而不腻。特别是用薄木板盒包装,独特精美,价廉物美,是赠送亲友的好礼品,我每次去都要买很多盒,除送人外,自己也很喜欢吃。

  清代著名诗人吴镇,甘肃临洮人,在他的诗中对家乡有真实的描述:“洮水多花木,牵情是牡丹,牡丹真富贵,临洮颇称雄,绝艳生天来,芳华比洛中。我忆临洮好,春光满十分,牡丹径尺大,鹦鹉过成群。”

  洮河一带,当地让我最难忘的一种风俗习惯,也是一道独特风景线。各地结婚都是用人来抬花轿,而那里是用两个牲口,通常是骡子一前一后,把花轿抬在两个牲口中间。去世的人出殡,也是用两个牲口,把棺材抬在中间。这样的风俗大大节省了人力,行走的速度也加快了。

  因为有弯弯曲曲的洮河水,给两岸人民带来美满幸福的生活,像盛开牡丹一样美丽,像临洮酥糖一样香甜,像洮砚一样精致。所以人们歌唱赞颂“洮河水是那金银河”。

  □龙 悦





上一篇话说天水之五:天水县

下一篇丝路名刹水帘洞



 【相关文章





版权声明: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观点,作为参考,不代表本站观点。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转载本站内容,请注明转载网址、作者和出处,避免无谓的侵权纠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