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煌研究院副院长张先堂21日接受中新社记者采访时表示,作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典范,敦煌文化近年来深入人心。持续传承了千百年的敦煌石窟“供养文化”也得到了新的探索与发展,在海外善款长期不绝的基础上,中国内地各界力量逐渐成为“供养”主力。
当日,工银安盛人寿保险有限公司在敦煌莫高窟向中国敦煌石窟保护研究基金会捐款50万元(人民币,下同),用于保护莫高窟第328号唐代石窟,共同守护传承中华文化瑰宝,弘扬优秀历史文化。
工银安盛人寿总裁吴茜在捐赠仪式上表示,此次捐赠只是一个起点,今后还将在公益活动等多个领域,与敦煌研究院和中国敦煌石窟保护研究基金会一起探索更多合作模式,为中华文化瑰宝的守护和传承贡献更多力量。
“近年来,敦煌石窟保护得到了越来越多如工银安盛人寿的善款相助。”张先堂说,上世纪中国改革开放之初,以莫高窟为代表的敦煌石窟得到了来自日本、美国、英国、香港等海外善款的不间断资助。随着近年国内经济的繁荣发展,从企业、机构、到个人,他们逐渐成为“供养”敦煌石窟的中坚力量。
从事多年敦煌学研究的张先堂说,从公元4至14世纪,古代敦煌从地方长官、世家大族,到平民百姓,从出家僧尼,到俗家弟子,都基于虔诚的佛教信仰,富人“财舍七珍”,贫者“减割衣食之资”,奉献资财,佣工匠,开窟造像、绘制壁面,持续千年绵延不断,留下了博大精深、灿烂辉煌的艺术宝库。
为营造敦煌石窟而奉献的敦煌先民有一个共同的名字——“供养人”。中国敦煌石窟保护研究基金会理事长杨秀清向中新社记者介绍说,近年来,内地关注敦煌文化的群体越来越大,资助其保护发展的行业领域范围也越来越广,大家通过“线上+线下”的不同途径,表达着自己对于中华传统文化敬意和守护。
杨秀清表示,为了将每一份对于敦煌石窟的爱心都深刻铭记,敦煌研究院已计划在莫高窟窟区外划设一片“功德林”,让更多游客在休息之余都能“睹物思人”地了解每一位“现代供养人”,也希望能将这份爱心持续传播,吸引更多人参与到敦煌文化的守护中来。(来源:中新社 记者 冯志军 李亚龙)
上一篇: 第30届中国戏剧梅花奖颁奖
下一篇: 敦煌遗书数据库新突破:全球6.7万件汉藏文献“同台”检索
【相关文章】
版权声明: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观点,作为参考,不代表本站观点。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转载本站内容,请注明转载网址、作者和出处,避免无谓的侵权纠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