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籍,真“香”——南京图书馆员两年复原数道古人美食

当前位置:首页 > 杭州动态 > 文化新闻动态

古籍,真“香”——南京图书馆员两年复原数道古人美食


作者:佚名       来源于:中国旅游风景名胜网

  读书明理,读书益智,读书还能解馋!清朝文人、美食评论家袁枚,曾根据自己40年美食经验写下一本《随园食单》,记录了300多种菜肴,从山珍海味到粥饭小菜、美酒名茶等,种类繁多,至今仍广为流传。

古籍,真“香”——南京图书馆员两年复原数道古人美食

  南京图书馆所藏《随园食单》清乾隆五十七年小仓山房刻本。南京图书馆供图

  古代“老饕”的食谱到底合不合现代“吃货”的口味?从2020年暑假起,南京图书馆历史文献部馆员韩超、史星宇,把古籍里的文字“翻译”成一道道活色生香的菜肴,吸引了不少读者“追更”。

  300多道菜,选择复原哪些?《随园食单》中不乏熊掌、果子狸、刀鱼、鲥鱼等珍馐,但随着野生动物保护法和长江“十年禁渔”的实施,已经成了“违禁品”。韩超说,他们做的是百姓版《随园食单》,选的都是常见食材。如梨炒鸡的主料是鸡胸肉、雪梨、香菇,蒋侍郎豆腐的主料为豆腐、虾米、小葱,猪里肉的主料是猪肉和虾……每道菜原料费不超过50元。

  “水果+肉”食材组合在食单中比较常见。“听着像黑暗料理,其实操作简便,口味也不错。”史星宇介绍,只要把鸡胸肉切成片,三两猪油烧热,放鸡肉片快炒三四下,加麻油一瓢,芡粉、盐、姜汁、花椒碎末各一茶匙,再加雪梨薄片及香菇小块,炒三四下后即可起锅。

古籍,真“香”——南京图书馆员两年复原数道古人美食

  韩超、史星宇复原《随园食单》中的假蟹。南京图书馆供图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阅读全文

 

古籍,真“香”——南京图书馆员两年复原数道古人美食

标签: 美食 古籍

责任编辑:王贵溪    审校:李立宇

相关新闻

我在金陵刻经处“雕”古籍【组图】

古籍,真“香”——南京图书馆员两年复原数道古人美食

王康(前)和同事们在金陵刻经处技艺展示区内镌刻(4月19日摄)。   1992年出生的王康是南京金陵刻经印刷技艺第八代传承人。他常说自己是一名现代“刻字工”。   已有150多年历史的金陵刻经处位于南京,融古代经书、经版收藏,经书雕刻、印刷及流通于一体,至今仍保持着以“雕...

《永乐大典》:珠还合浦、历劫重光

【讲述】   自1979年建社以来,国家图书馆出版社逐渐形成了以文史类工具书和历代珍稀文献整理影印出版为主业的专业出版特色。国图社的图书产品,特别是一些由珍稀中华传统文献整理而成的大型丛书,已成为海内外各大文献收藏机构和学术研究机构重点购藏的目标。同时,近年来国图社在海外汉籍整理出版方面也取得了丰硕成果。其中,海外藏《永乐大典》的回归与再造颇...

《珍馐记》:探索影视剧“美食+故事”的契合点

民以食为天,美食散发出的香气和烟火气往往能够赋予影视作品以美妙的感官体验和温暖的治愈力量。近日,欢娱影视出品、B站上线的古装美食轻喜剧《珍馐记》,讲述了厨娘凌小小自幼立志做天下最好的御厨,长大后进入皇宫,与太子朱寿奎相识,虽然有重重挑战和困难,但两人用善良和智慧一道面对,收获爱情与成长的有趣故事。诱人的美食和生动的情节完美贴合,让剧集播出后...

古籍保护这十年:让古籍“活”起来传下去

古籍,真“香”——南京图书馆员两年复原数道古人美食

明万历苏州刻本“丹渊集”修复前。资料图片   草长莺飞,春风拂柳。这个春天,古籍修复师李英和边莎没有像其他退休的人那样去赏花踏青,而是安静地坐在国家图书馆古籍馆文献修复组的大办公室里,手底下,上千年的敦煌遗书被徐徐修补复原。   在上月召开的全国两会上,“加强文...

视频|这道春天的“土味”美食,不学一下?

每年清明节前后,闽南乡村房前屋后艾草总是长得郁郁葱葱。对吃货来说,这正是做艾草粿的好时节。   林阿玲是漳州市长泰区玫瑰农庄美食达人。她先将新采摘的艾草洗干净,放入锅中煮烂,再用破壁机打成艾草泥,这是做这道“土味”美食的第一步。接下来,要准备馅料——将芝麻、花生炒熟,加上白糖一起捣碎。做完这些之后,就要开始和面。人们选用的是地道的糯米粉、花...





上一篇我在金陵刻经处“雕”古籍【组图】

下一篇传统民俗迎立夏【组图】



 【相关文章





版权声明: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观点,作为参考,不代表本站观点。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转载本站内容,请注明转载网址、作者和出处,避免无谓的侵权纠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