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溯源甘肃】魏晋南北朝时期甘肃的民俗文化

当前位置:首页 > 杭州民俗 > 中国传统文化

【溯源甘肃】魏晋南北朝时期甘肃的民俗文化


作者:佚名       来源于:杭州西湖风景文化网

  原标题:【溯源甘肃】魏晋南北朝时期甘肃的民俗文化

【溯源甘肃】魏晋南北朝时期甘肃的民俗文化

  驿使图

【溯源甘肃】魏晋南北朝时期甘肃的民俗文化

  坞壁图

【溯源甘肃】魏晋南北朝时期甘肃的民俗文化

  进食图

【溯源甘肃】魏晋南北朝时期甘肃的民俗文化

  揉面图

【溯源甘肃】魏晋南北朝时期甘肃的民俗文化

  农耕图 (本文图片均为资料图,出自嘉峪关魏晋墓砖画)

  甘肃日报特约撰稿人 李清凌

  魏晋南北朝时期,在中国社会频繁地出现民族迁徙、人群流动的大背景下,甘肃民间生活习俗广受影响,形成许多新的特点。它承前启后,意义重大,是甘肃古代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和亮点,下面从衣、食、住、行几方面,简介甘肃当时的民间习俗。

  衣 饰

  魏晋南北朝时期,甘肃各割据政权都模仿中原王朝的体制,制定有天子、后妃、百官臣民的礼服制度,日常服装则不受此限。由于人口流动,尤其是大量中原内地世家大族迁到河陇,北方匈奴、鲜卑等族也蜂拥而来,深刻影响这里的生活方式。就日常服饰而言,当时社会上层、仕宦富室既流行袍、衫等宽大衣饰,有所谓褒衣博带之称;也有已经流行数百年的裤褶(xí,上衣)。社会下层、低级官员和兵士,则主要以裤褶、裲裆(背心)为衣饰。穿袍、衫坐着雅致舒适,但不便于行走和骑射。因此,广泛流行的还是裤褶,它包括衣、裤、冠、靴等。

  裤褶原是胡服,春秋战国时期逐渐传到华族内地。战国中期赵武灵王为了加强军队的战斗力,曾大张旗鼓地学习和推广“胡服骑射”,促进了胡服向内地传播的速度。到魏晋南北朝,南北方包括甘肃各割据政权的国君、百官、士庶,不分民族、男女、社会地位,都喜欢穿裤褶。北魏初,甚至以裤褶为常服和朝服,“后虽复古衣冠,而此服不废”(王国维《观堂集林》)。裤褶用料宽泛,锦绣、布缣、毛皮均可制作。《晋书·舆服志》记载:“裤褶服饰,近世天子参加军事活动,或朝廷内外实行警戒时穿。衣服没有固定的颜色。帽子为黑色,有紫色帛制的标带。标带长四寸,宽一寸。穿时腰系络带,用以代替佩玉的皮带。朝官用紫标,地方官用红标。裤多为白色。褶有大小两种。大者长至膝盖,小者长不至膝。”络带是“具带”的胡名,具带,是裤褶服的带子。配穿裤褶的鞋是靴。裤褶需要缚裤,就是用布条将裤筒从膝盖下绑住。北方天冷,有的人还在裤褶上加一件套衣即披风。将士着盔甲,罩上披风,显得气宇轩昂,威风凛凛。

  这一时期甘肃与中原内地一样,也流行裲裆服,它只蔽胸背,就像今时的背心。有裲裆衫和裲裆铠之分。前者是一般服饰,用布帛制作,多有夹里或纳绵;后者是军装,一般用金属或皮革制成,套穿在袍服上。

  冠饰有幅巾(不戴冠帽,只束一块帛巾)、纶巾(又名诸葛巾)、笼冠等。女子服饰主要有袍、杂裾垂服、衫裙。袍服是传统的服饰,有绵、夹之分。杂裾长裙曳地,大袖翩翩,饰带飘扬,服者显得雅致灵动。衫裙是这一时期女子的常服,长衫合体紧身,袖子夸张宽大;裙多折裥(jiǎn,衣褶),舒展拖地,整体上俭下丰,配上各种饰件,使人顿增潇洒俊美的风度。

  女子发髻多样,有十字髻(将头发梳成十字形发髻,盘于头顶,余发下垂)、盘桓髻(将头发盘成髻)、环髻(将头发梳成单环或双环,置于脑后,又叫飞天髻)、缓鬓倾髻(一种假髻)、丫髻等,髻上插花钿、簪、珥、珰、步摇等金、银、玉饰,走起路来婀娜多姿,容光照人,更加妩媚。

  这一时期甘肃等西北民族地区,还流行一种叫做幂篱的女式胡帽,它衣帽相掩,障蔽全身,不欲路人窥面。女子的鞋多穿履、靴等。

  饮 食

  魏晋南北朝时期,北方大量少数部族迁入甘肃,将这里不少农田变成牧场,影响之下,人们的饮食习俗出现两个明显的变化:一是牛羊肉相对增加,猪肉比例下降;二是受迁入少数民族“惜犬”习俗的感染,人们食犬渐少。

  粮食、蔬菜品种与前代相比没有大的变化,仍是汉地人的主要经济和衣食来源。烹饪方法,这一时期出现了面粉发酵技术。北魏贾思勰介绍发面技术说:“面一石,白米七八升作粥,以白酒六七升酵中,著火上,酒鱼眼沸,绞去滓,以和面,面起可作”(《齐民要术》卷9)。把北魏时期的容量数换算成今天的市斤,上段话的意思就是,用五十多斤面粉,五六斤白米做粥,再用四五斤白酒(甜米酒)做酵母,将酒架火上烧至发出鱼眼样的小泡后,滤去酒渣,加入面粥中发酵,等面发起后就可以做饼了。这是一项历史性的烹饪技术。从发面的数量看,一次发这样多面的家庭,至少有三五十口人,显然是当时世家大族的人口规模。世族如此,普通民众也应很快就学习掌握了发面技术。




 1/3    1 2 3 下一页 尾页

上一篇甘肃两个考古项目入选“新时代百项考古新发现

下一篇《风起陇西》里的“陇西”,到底在哪里?



 【相关文章





版权声明: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观点,作为参考,不代表本站观点。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转载本站内容,请注明转载网址、作者和出处,避免无谓的侵权纠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