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书法教育:仅仅练字,远远不够

当前位置:首页 > 杭州动态 > 文化新闻动态

中小学书法教育:仅仅练字,远远不够


作者:佚名       来源于:中国旅游风景名胜网

  有一笔好字,不仅在日常生活中让人刮目相看,而且在各大考试里也能让阅卷老师眼前一亮,留下好感。汉字是中华文化的瑰宝,书法是一门艺术,它结合了汉字和中国独特的审美情趣,是中华民族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但也有人疑惑,现在已经是电子化时代,需要手写的场景越来越少,写好字、练书法是否还有必要?

  2013年,教育部出台《中小学书法教育指导纲要》,开始在全国范围内推动落实“书法进课堂”,将书法教育纳入中小学教学体系;2015年,教育部开始试点实施《中小学生艺术素质测评办法》,规定“书法特长生加10分”;今年5月,教育部成立中国书法教育指导委员会,深化中国书法教育改革,进一步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丰富拓展校园文化,推进中国书法进校园、进课堂。可见,书法教育越来越受到重视。

   

  那么,在当下,书法教育承载了怎样的功能?学校里的书法教育又当如何开展呢?记者采访相关专家,为读者答疑解惑。

  1.通过书法课打开通往传统文化的一扇门

  云南省昭通市鲁甸县新街镇中心小学的师生们正在观摩市县里的书法家挥毫泼墨,听他们讲解书法知识和书写技能。漂亮的毛笔字更加激发了学生杨雄涛的学习热情:“今天听了老师讲课,我对毛笔字有了很多的感受,比如说刚才老师教我写的一个人字,老师教我怎么顿笔,怎样突笔,怎样用它的结构来突出它的美。”

  新街镇中心小学校长季清鸿说:“接下来我们要开好书法课,努力办好兴趣班,让每一位孩子都写方方正正的中国字,做堂堂正正的中国人。”

  北京师范大学启功学院副院长于乐认为,汉字书法是中华文明的重要载体,作为中国人,要会写中国字,还要写好中国字,要传承好以汉字书法为代表的中华文化基因。

  随着科技的发展,人们与键盘接触的时间逐渐增多,拿笔写字的机会越来越少,提笔忘字成了常态。有些人便以为书法不重要了,没有必要花功夫练字,不少青少年的字甚至缺乏基本的间架结构。

  “加上今日之手机、电脑的普及,更使人们远离书写,于是这种失却来得那么快,那么迅猛,其表现最明显的特征是当代读书人书写汉字之差是历史上未曾有过的。”南京艺术学院教授黄惇曾撰文指出当下书写的“失却”,他认为,“中小学书法教育,并不是孤立的书写教育问题。我们要把以前失却的书法教育传统找回来,就必须把失却这一传统的相关汉字教育传统也找回来。

  在数字技术迅猛发展的今天,书法教育不仅是让学生会写字、写好字,更承载着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任,弘扬汉字传统文化更要从青少年抓起。

  于乐认为,开展书法教育,首要目标是写好字,但绝不仅仅只是提升技法水平,还和中华传统文化相关。“书法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典型代表被引入课堂,除了提升学生的书写水平外,还可以由此拓展对传统文化更为广泛而深入的学习。因为书法与中华传统文化的方方面面都有着或多或少的联系,与古典文学、文字学、史学等学科,与传统的国画、音乐、舞蹈等艺术以及‘阴阳’‘和而不同’的美学、哲学等传统文化思想都密切相关,所以中小学开设书法课程,不仅是要写好字,还有一个很重要的方面是通过书法这门课程,打开通往传统文化的一扇门,让学生进一步学习和传承优秀的传统文化。”

  并且,“练习书法还可以提升学生的专注力,锻炼学生的毅力,有效调节学生情绪的稳定,促进学生心理的健康发展,总之可以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于乐说。





上一篇博物院“观鱼”【组图】

下一篇简化字亦是中华文化传承的载体



 【相关文章





版权声明: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观点,作为参考,不代表本站观点。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转载本站内容,请注明转载网址、作者和出处,避免无谓的侵权纠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