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把镊子,一个喷壶,一根毛笔,一把排刷,日复一日埋首在故纸堆里,一点一点地修补文化记忆,延续中华文脉。她就是古籍修复师廉成春。夏末的清晨,我们走进廉成春位于北京门头沟的工作室。阳光洒满了宽大的操作台,台面上摆着修复用的工具与未修复好的半成品,架子上陈列着各种纸张,倚墙放置的大木板上贴着正在晾干的修复品,墙角一大摞修复好的古籍正在进行压平处理,门口还有一大箱刚送来等待修复的古籍。古纸书香满屋,廉成春每天就在这里修复古籍,将自己的全副身心投入其中。
以敬畏之心修复古籍
古籍修复师也被称为“古籍医生”“书医”。一团团、一张张老化的古纸,一本本虫蛀、受潮、烧灼过的古籍,通过身怀绝技的古籍修复师之手,都可以“化腐朽为神奇”,重获新生。
在廉成春眼里,古籍修复虽然是一个小众、冷门的行业,却有着不可估量的重要意义。中华文化历史悠久,古籍在其发展与传承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古籍修复就是为了将古籍更好地保存下来,使文明得以延续”。破损的古籍尘封了漫漫岁月,是一位又一位古籍修复师前赴后继,将其修缮完备,让历史重现于世人眼前。
古籍修复工序复杂精细,有多达几十道流程。每拿到一本需要修复的古籍,廉成春都要“对症下药”,针对不同的破损程度、材质等,制定不同的修补方案。她说,无论是调好浆糊备用,还是给古籍拆线建档案,抑或是选择和原书协调的配纸,每一道流程都很重要,每一个步骤都马虎不得。
“修复古籍,修复的其实也是浮躁的心情。”廉成春说。这个工作极为考验修复师的能力、体力和耐性,每位古籍修复师不仅需要怀着耐心、细心和敬畏之心,具备高超的专业技术,还要集古籍版本知识、古籍保护知识、文史知识、艺术审美等于一身,将自己对古籍修复事业的热爱融入其中,“修书更修心,留艺不留名”。
随着时代的发展、科技的进步,古籍修复这项传统手艺也在不断地与新工艺、新技术进行创新融合。廉成春介绍,一些现代科技手段可以辅助古籍修复,包括使用多功能纤维测量仪、PH值测试仪、高倍显微镜、纸浆补书机、高清扫描修复台、电子压力机以及数字化保存等。在现代科技的帮助下,古籍修复正在变得更加精准与高效,但无论科技如何发展,手工修复的许多细节和做法仍是无法被取代的。
上一篇: 话汉字、论周易 甲骨文之乡金秋忙
下一篇: 中国作协加强网络文学行业职业道德建设
【相关文章】
版权声明: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观点,作为参考,不代表本站观点。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转载本站内容,请注明转载网址、作者和出处,避免无谓的侵权纠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