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观点】曾明|“性灵”语源探—兼论《诗品》重“天才”

当前位置:首页 > 杭州动态 > 文化新闻动态

【学术观点】曾明|“性灵”语源探—兼论《诗品》重“天才”


作者:佚名       来源于:中国旅游风景名胜网

曾明,西南民族大学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四川省有突出贡献的优秀专家、四川省社科联副主席、四川省委省政府决策咨询委员会委员。2013年10月至2019年04月任西南民族大学第九任校长。主要研究领域为古代文学、文论,主持并完成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宋代诗学‘活法’说考索”等4项,出版专著6部;在《文学评论》《文学遗产》《四川大学学报》等刊物上发表论文60余篇,其中多篇论文被《新华文摘》《中国社会科学文摘》《人大复印报刊资料》《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摘编、转摘、全文转载。先后获省部级一等奖6项、二等奖5项。

中华多民族文化凝聚与全球传播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副主任

本文原载于《文学评论》2009年第3期。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公众号立场。

内容提要

本文主要研讨三个问题,一、“性灵”一词,不起于南朝齐代的刘勰《文心雕龙》,而出于刘宋时代的范泰、谢灵运、颜延之、何尚之等人的文章。二、袁枚文集六次以上提到刘勰和《文心雕龙》,仅以《随园诗话》而论,至少还应增加三次;载顾觊之事迹者,非《宋史》而是《宋书》;宋“三公郎刘勰”还曾任侍中、吴兴太守等职,卒于元徽元年(473);他和卒于泰始三年(467)的顾觊之正好同时议事。三、品较《文心雕龙》和《诗品》,刘勰《文心雕龙》是“才”、“学”并重,钟嵘《诗品》只重“天才”,不重“学问”,故就其对袁枚“性灵说”的影响而言,《诗品》或在《文心雕龙》之上。

对清代著名诗学理论袁枚性灵说进行研讨,是一件十分有意义的事。我认为,以下三个问题是无法回避的。

       一 

“性灵”一词,究竟源于何时,钩深致远,索考其实,“性灵”一词,当始用于南朝刘宋时代何尚之文《列叙元嘉赞扬佛教事》,该文云:

元嘉十二年五月乙酉,有司奏丹阳尹萧临之上言称:“佛化被于中国,已历四代。塔寺形象,所在千计。……而自顷世以来,……各造新构,以相夸尚。……不为之防,流遁未已。请自今以后,有欲铸铜像者,悉诣台自闻。兴造塔寺精舍,皆先诣所在二千石,通发本末,依事列言,本州必须报许,然后就功。其有辄铸铜制,辄造寺舍者,皆以不承用诏书律论。铜宅材瓦,悉没入官”。奏可。是时,有沙门慧琳,假服僧次,而毁其法,著《白黑论》。衡阳太守何承天,与琳比狎,雅相击扬,著《达性论》。并拘滞一方,诋呵释教。永嘉太守颜延之,太子中舍人宗炳,信法者也,检驳二论,各万余言。琳等始以往还,未抵迹乃止。炳因著《明佛论》,以广其宗。帝善之,谓侍中何尚之曰:“吾少不读经,比复无暇,三世因果,未辨致怀,而复不敢立异者,正以前达及卿辈时秀,率皆敬信故也。范泰、谢灵运每云:‘六经典事,本在济俗为治耳,必求性灵真奥,岂得不以佛经为指南耶’?颜延之折达性,宗少文之难黑白论,明佛法汪汪,尤为名理,并足开奖人意。若使率土之滨,皆纯此化,则吾坐致太平,夫复何事?近萧摹之请制未经通,即已相示,委卿增损,必有以式遏浮淫,无伤弘奖者,乃当著令耳”。何尚之对曰:“……若当备举夏夷,爰逮汉魏,奇才异德,胡可胜言?宁当空失性灵,坐弃天属,沦惑于幻妄之说,自陷于无征之化哉?……”时吏部郎羊玄保在座。进曰:“……”。帝曰:“……”。尚之曰:“……”。帝悦曰:“释门有卿,亦犹孔门之有季路,所谓恶言不入于耳。”

考范泰生卒为351年—424年;谢灵运生卒为385年—433年;何尚之生卒为382年—460年。刘勰生卒约为466年—538年,显然比上属诸人要晚。不仅如此,何尚之文中提到的颜延之也用过“性灵”一词。颜延之《庭诰》云:

《庭诰》者,施于闺庭之内,谓不远也。吾年居秋方,故遽以未闻。诰尔在庭,若立履之方,规览之明,已列通人之规,不复绪论。今所载,咸其素畜,本乎性灵(《宋书》卷七十三《颜延之传》作“生灵”。但义同“性灵”),而致之心用。夫选言务一,不尚烦密,而至于备议者。

又云:




 1/6    1 2 3 4 5 6 下一页 尾页

上一篇门扉上的“胡人”:盛世大唐墓葬石门上的别样艺术

下一篇【网络中国节·小满】21日9时23分小满:梅子金黄杏子肥,麦花雪白菜花稀



 【相关文章





版权声明: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观点,作为参考,不代表本站观点。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转载本站内容,请注明转载网址、作者和出处,避免无谓的侵权纠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