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非谈感悟:舞台人来人往 情感也就不尽相同

当前位置:首页 > 杭州动态 > 社会热点新闻

孟非谈感悟:舞台人来人往 情感也就不尽相同


作者:佚名       来源于:中国民间故事网

“十年月老”孟非谈感悟:相亲综艺有“撞题”有挑战

舞台人来人往 情感也就不尽相同

昨晚,江苏卫视《新相亲大会》迎来第一季收官。除了《新相亲大会》外,孟非主持的《非诚勿扰》每周六晚播出,他还主持过《新相亲时代》,同一个人再三主持同类题材的节目,创作激情会不会被掏空?近日孟非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做相亲节目的本质,是与形形色色的人打交道,因为舞台是人来人往的,得到的反馈也就不尽相同,会有新鲜元素,“有新的挑战”。

代际相亲节目提出新视角

家人到底是不是“神助攻”?

《新相亲大会》第一季刚刚收官,但团队已经无缝连接投入下一季的制作准备——两个月后,《新相亲大会》就要启动第二季的录制;代际交友模式的首个海外专场,也提上日程。此外,《中国新相亲》第二季也正在荧屏播出。

不同于传统的相亲交友节目,代际相亲节目实现了从两性关系向家庭关系的扩展,在节目中,“婚姻是两个家庭的事”被纳入对爱情关系的考察,将两个家庭的匹配前置也让我们看到参与节目的嘉宾们的真诚态度。

观众不难发现,在《中国新相亲》第二季中,原生家庭对个人的影响得到充分的展现。首先便是体现在对情感的需求上,是选择与自己相似的还是迥异的家庭背景出身的异性对象,是更在意陪伴还是两个人的共同爱好、抑或是独立的人格品质,这都是各个年轻人所考虑的部分。《中国新相亲》第二季还给观众抛出了一个问题:父母和家人到底是不是相亲时的“神助攻”、催化剂?

其实不管是《新相亲大会》还是《中国新相亲》,代际相亲方式见证了在面对婚恋时,两代人甚至三代人的换位思考和各自的成长,节目给予父母和子女双方平等交流、互相尊重的话语权,在相亲节目中引入“父母”“家人”这样的角色,并非要放大代际差异,而是期望大家能理性看待“父母参与”这件事,通过婚恋观念的不断碰撞引导积极正向的婚恋价值观。

《新相亲大会》收官,相亲节目不能“错位”

昨晚,《新相亲大会》第一季收官。节目播出以来,让观众记忆犹新的是,在3月17日的节目里,男嘉宾一口气灭掉6个家庭后,坦言自己在来的过程中喜欢上节目组一名女编导,愿意放弃现场选择机会,而向导演小杨示爱。

其实,这不是“新相亲”舞台上第一次出现这种情况,第七期节目,男嘉宾于春阳的妈妈就因“相中”女编导小徐,坚持让儿子争取导演小徐,从而令女生家庭陷入尴尬境地。多次撞上“同款”突发事件,孟非也有所感慨,“显然我们并不愿意看到这种事情发生”。

不仅是《新相亲大会》,在《非诚勿扰》以往的节目中,导演组编导被嘉宾“一见钟情”的状况,也发生过两三次。在孟非看来,单身青年对某位异性产生好感,是一种婚恋自由,作为节目组,“我们没有能力去要求,不允许对方怎么样”。但对于这样的“错位表白”,孟非不愿意看到这样的事情发生。

主持婚恋服务节目近十年,孟非表示,应该承认这类事件有一定合理性,“偶尔发生一次,我觉得也就还好”。但考虑到《新相亲大会》“带父母一起”的相亲模式,他也感觉到,相似的突发事件“对我们另外一部分的服务对象很不公平。嘉宾和他们的父母来到这个节目,就是希望有更多的选择机会”。

基于这种判断,孟非与节目组达成共识,“我这次开会跟他们说,不管你们是否单身,以后都必须跟你们的工作对象说我有男(女)朋友了”。他还通过微博公布栏目组“新规定”,“节目组所有工作人员无论婚否均不接受男女嘉宾示爱,谢谢配合”。

在节目看点和服务效果之间平衡

除了嘉宾告白不按常理出牌,连续几期的《新相亲大会》,还有各种各样的“状况外”事件。有观众因此总结孟非的一系列金句,点赞“荧屏月老”的临场反应力。对此,孟非认为“大家其实没有必要放大这种能力”,他更愿意将此归纳为主持人应该具备的“基本业务能力”。

孟非认为,台上所爆发的冲突或者说价值摩擦,其实都是一些符合相亲情境的人之常情,而处理这些事情,除了多年积淀下来的舞台经验,更多展现的,可能是他个人对于符合大众公约数的婚恋价值的判断。




 1/2    1 2 下一页 尾页

上一篇《群演公社》广州海选 高亚麟:演戏其实是展现自我的训练

下一篇电影《花椒之味》“三姐妹”戏里戏外感情深厚



 【相关文章





版权声明: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观点,作为参考,不代表本站观点。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转载本站内容,请注明转载网址、作者和出处,避免无谓的侵权纠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