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大约也会觉得我们拿来得不够,还远远不够。当他的《狂人日记》发表之后,诸多的作家、学者和阅读者一片叫好的时候,鲁迅先生毫不避讳,他坦诚自己的写作有所拿来,并告诉我们,你们感觉我的这篇小说如何如何好、如何如何的横空出世,其实是你们阅读国外的小说太少了,他们的好作品可多着呢,在我写这个《狂人日记》之初,事先就读过果戈里的同题小说……而在鲁迅先生晚年,他几乎完全地停止了自己的小说写作而将精力用在对域外小说的翻译上,而这一翻译工作一直延续到他的临终之前。为何如此?是鲁迅更愿意我们把他看作是翻译家,还是他已经江郎才尽,不得不依靠翻译来养家了?
不是,当然不是。鲁迅的本意应当是想将国外的、那些有益的(至少是他认为有益的)文化、艺术“拿来”中国,让它们裨益我们民族,裨益我们的灵魂和精神,让我们能够获得真正的、有效的并且更为卓越的提升……是鲁迅先生,把这项任务看得更为迫切。
“拿来”,别求新声于异邦,催生自立自强、科学理性、平等博爱的新国民,是鲁迅贯穿了整个文学生涯的内在诉求。据不完全统计,鲁迅的文学生涯由翻译始并由翻译终,他一共翻译过近两百位作家作品,达三百万字之多……“没有拿来的,人不能自成为新人,文艺不能自成为新文艺”(鲁迅《拿来主义》)——鲁迅的这段话,我自觉它有某种的振聋发聩,然而这一遗产,却也在被遗忘的过程之中。
青年作家
YoungWriters
新青年 新文学 新经典
>>>>>>访谈<<<<<<
7/7 首页 上一页 5 6 7
上一篇: 好钢琴甄选宝典之全面解析卡尔.朗特纳钢琴
下一篇: 主持人语:语言的胜利 | 顾建平
【相关文章】
版权声明: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观点,作为参考,不代表本站观点。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转载本站内容,请注明转载网址、作者和出处,避免无谓的侵权纠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