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凉青年社成立大会旧址——甘肃省立第二中学,1958年更名为甘肃省平凉市第一中学(现为平凉四中校址)。(本版图片均为资料图)
中共平凉特支联络点旧址之一——平凉柳湖镇歇马殿
杨军虎 王丽君
平凉是一片红色沃土,是党在甘肃省建立组织、开展革命活动比较早、比较活跃的地区之一,属于陕甘宁革命老区。中国共产党平凉特别支部从1927年4月成立到1928年4月遭到破坏,尽管存在时限短,甚至早期参加筹建组织的绝大多数同志失去年轻的生命,但它的成立及其革命活动永远定格在了党的史册中。
1 开展宣传 促进觉醒
恩格斯曾经指出:“历史从哪里开始,思想进程也应当从哪里开始。”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让迷茫的中国进步青年,找到了新的方向。1919年爆发的“五四”运动,大大激发了中国知识分子的爱国热情,对平凉也产生了巨大影响。投奔北京等地求学的王自治(正宁县人,1917年至1920年在北京大学读书,参加了“五四”运动,创办《新陇》月刊)、李世军(静宁人,1914年在甘肃省立第一师范读书,1922年考入北京师范大学)、吴瑞霞(1900年生于平凉,1919年秋被甘肃省教育厅保送至北平女子高等师范学校学习,1924年考入北大法政学院法律系)等陇东籍部分青年学生,及时把北京革命斗争的消息传入平凉。他们把《新青年》《每周评论》《向导》《新陇》月刊等进步书刊邮寄给平凉的青年学生们,或是利用假期回乡的机会,向亲友和同学介绍新文化、新思想和革命形势。传入平凉的各种进步刊物,猛烈抨击封建军阀的黑暗统治,大力宣传“五四”运动的意义和各种新思想,极力探讨以发展教育改变落后现状、以科学精神对待学术、树立新思想新观念等问题。任鼎昌(1917年考入省立二中)、王孝锡(1918年考入省立二中)、赫光(1918年考入省立二中)、李克生(1919年考入省立二中)、保至善(1920年考入省立二中)等一批有识青年被吸引到马克思主义的旗帜下,积极开展宣传活动,从而激起平凉爱国青年的热烈响应,促进了平凉人民的逐步觉醒,为中国共产党在平凉地区的建立奠定了初步的思想基础。
1926年7月,席卷全国的北伐战争全面开始后,冯玉祥在甘肃的部队孙良诚部迅速消灭了盘踞在陇东的军阀张兆钾,于8月30日进驻平凉。9月17日冯玉祥在五原誓师,就任国民革命军西北联军总司令,刘伯坚任总政治部副部长(后代理部长)。中共中央和中共北方区委先后派入国民军联军中工作的中共党员约400余人,在国民军联军各部队中开展工作,建立党的组织。10月初,冯玉军率领10万国民军联军分三路向陕北、宁夏、甘肃陇东进军。11月中旬,冯玉祥和刘伯坚等随军来到平凉,平凉人民支援了大批粮食和物资。在刘伯坚等共产党人的建议、考察下,在平凉城东门外宝塔寺内成立了国民军联军西北军官学校,招收学员200余名,平凉高紫岳、孟企三等10多名青年被选录为学员。刘伯坚多次在平凉商场发表演说,向工人、学生和广大市民宣传马克思主义、俄国十月革命和孙中山新三民主义以及中国革命的前途等,使平凉人民耳目为之一新,在平凉群众中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影响。
国民军联军政治部中的共产党员吴天长、冀明信受刘伯坚指示,以国民军名义创办了《新陇民报》,吴天长任社长,擅长书画的冀明信任总编辑,并吸收省立二中学生韩庄、刘培华等任编辑、记者。该报初办为油印八开,后改为石印四开二版日报,主要宣传大革命的形势和国际国内时事,平凉工人、学生、农民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活动以及一些革命常识等,发挥了舆论上的旗帜作用、导向作用、引领作用,既是面向社会各界的宣传阵地,也是青年学生追求进步的学习课堂,为党在平凉的组织创建和发展作出了独特而重要的贡献。1927年9月26日《中共陕西省委第一次扩大会议党务报告》记载:“甘肃平凉有《新陇民报》,宁夏有《中山日报》,石印一小张,销数未详,均在国民军中工作同志主持编辑的。在缺乏报纸的西北,这些小刊物亦具有不小的宣传力量的。”
版权声明: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观点,作为参考,不代表本站观点。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转载本站内容,请注明转载网址、作者和出处,避免无谓的侵权纠纷。
上一篇:中华文明的发祥地 东西交流的先行者 从远古走来的甘肃
下一篇:【书评】人类神奇的创造精神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