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水百里石窟走廊(下)

当前位置: 主页 > 杭州民俗 > 中外传统文化 > 中国民俗文化 >

天水百里石窟走廊(下)


栏目: 中国民俗文化   作者:佚名   热度:

天水百里石窟走廊(下)

  天水百里石窟走廊

  天水是丝绸之路西出长安的第一历史重镇,在中西方文化交流史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魏晋以来,随着佛教东传,天水境内渭河沿线自西向东逐渐形成了木梯寺、水帘洞、拉梢寺、华盖寺、大像山、麦积山、仙人崖等32处石窟寺,其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5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处,县级文物保护单位11处。这些石窟寺规模较大,分布集中,风格代有传承且一脉相续,艺术之精湛,保存之完好,在全国均属罕见。

  木梯寺石窟

天水百里石窟走廊(下)

天水百里石窟走廊(下)

  木梯寺石窟大佛

  木梯寺石窟始建于北魏。整个石窟四周悬崖峭壁,如临绝境,仅在北侧设铁山门一处可通寺内。原来于绝壁处置木梯,供人们攀登入寺,故名木梯寺。木梯寺现存石窟18个,殿堂4座,内有彩塑神像80余身,壁画234幅,绘画面积500平方米。从现存窟龛造像风格来看,有一部分颇具北魏、唐代风格。木梯寺融自然美与人工为一体,加上四周葱茏苍松,清洌甘泉,实为旅游胜地。

  水帘洞石窟群

天水百里石窟走廊(下)

  水帘洞石窟

  水帘洞石窟群位于武山县城东北25公里处的钟楼山峡谷中,现有水帘洞、拉梢寺、千佛洞、显圣池四个单元,为丝绸之路东线上一处重要的石窟寺院。水帘洞石窟群始建于北周,经五代、宋、元增建重修。石窟群共有七寺(显圣寺、拉梢寺、粉团寺、砖瓦寺、硬山寺、观台寺、千佛寺)、五台(莲花台、清静台、说法台、钟楼台、鸣鼓台)十二处人文古迹,分五组散布于方圆数公里以内,与雄奇险秀幽旷的自然景观融为一体,成为陇右古文化明珠和风景胜地。其中拉梢寺、水帘洞、千佛洞三处古迹保存较好,而水帘洞位于窟群中心,地形独特,气势雄伟,民间影响最大,故以其名统称整个石窟群。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天水百里石窟走廊(下)

  水帘洞石窟

  水帘洞在形似斧劈的试斧山东侧之峭壁上,是一个约50米长,30米高,20米深的拱形自然洞穴。每当雨季,洞顶、洞壁泉水、雨水一齐涌出,洞檐流水如注,恰似珠帘掩门,故得名水帘洞。洞内有四圣宫、观音寺、南殿、菩萨殿等多座建筑,各殿、台、亭、阁依自然岩洞有开有合,错落有致,工艺精巧,其中尤以菩萨殿最为高大华丽。该殿上下两层,下层石壁洞中有一汪清池,清澈见底。上层横匾大书“西山暮雨”四字,内塑当地民间传说中的麻线娘娘。水帘洞的崖面上保存着北魏、隋、唐、元各代的佛教巨幅壁画。整个洞内楼台、泉石、雕塑、画像相辉相映,大有天然布景之趣。

天水百里石窟走廊(下)

  水帘洞石窟

  拉梢寺创建于北周,又叫大佛崖,与水帘洞隔山相对,寺内保存了大量北周至元代的石窟艺术作品。拉梢寺气势雄伟、古朴壮观,因世界之最摩崖高浮雕大佛造像而闻名于世,又称大佛崖。据传,建寺时自崖脚积木至巅,功毕逐次拆木而下,故名拉梢寺。陡峭的崖壁上有浮雕3尊,中间的大佛高达40余米,两旁是手持莲花躬身肃立的胁侍菩萨。佛坐莲台上,莲瓣间层刻有狮、鹿、象,或站或卧,排列对称,雕琢古朴,形象生动,造型艺术水平较高。周围诸多佛龛伫立着宋代小佛像。崖面上部向前突出,又加筑风檐以蔽风雨,檐端雕刻飞云走兽,悬挂铜铃,微风过处,叮当作响。其造型留有小乘佛教的痕迹,在我国石窟艺术中实属罕见。

天水百里石窟走廊(下)

  水帘洞石窟群拉梢寺摩崖大佛

  从拉梢寺沿沟进1华里处便是千佛洞,因壁画千佛而得名,又因有摩崖悬塑七佛,故俗称七佛沟。岩洞一侧崖面上以木桩栈道分为壁画和悬塑造像两部分。洞内原有七窟,现存砂崖面雕像和壁画,造像丰满,神态各异,特别是菩萨像丰盈清秀,颇具北周特点,部分造像含有西魏遗风,是研究我国早期石窟艺术的重要资料。千佛洞高约20米,深约500米,主要由三厅(千佛聚会厅、万年国画厅、八仙醉乐厅)和五室(吉祥室、聚会室、仙壁室、宝剑室和醉仙室)组成。“千佛聚会厅”由千余尊形似小石佛的画面组成,“万年国画厅”由三大幅10米见方的壁画组成,一幅如江河奔腾,一幅如天马行空,另一幅则有山有水,有亭榭楼阁,色彩、层次均搭配得当,天工巧作,令人叫绝。







版权声明: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观点,作为参考,不代表本站观点。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转载本站内容,请注明转载网址、作者和出处,避免无谓的侵权纠纷。


上一篇:丝绸之路辉煌的商贸道通

下一篇:中山铁桥建设历程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