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许 阳 实习记者 吴佳妮 上海报道
“高考怎么破?学霸来帮你!”“这里既有高考文理全省前50的全科小能手,还有熟读语数英物化生史地政的单科小霸王!”……这些信息像强心剂一样,刺激着不少暑期备战的准高三的学生和家长们,抢着预约学霸进行辅导。
在近几年的暑期教育培训市场上,除了传统的培训机构之外,一种贴着“学霸”标签的家教方式走红,并逐步从最初售卖学习笔记的1.0版本,上升到兼职做教育机构教员甚至组建学霸家教团队的2.0版本。
“在高考中,我们发挥得还不错,说明我们的学习方法是有效的。当家教能够把这些鲜活的学习方法和学习经验传授给有需要的同学。”福州一位已被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系录取的学霸教员表示。
伴随着高考制度改革、素养教育理念逐步传播,学霸标签为何仍被推崇?“学霸经济”走红折射了怎样的教育现实?又该如何理性看待这一现象?为此,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了多位学霸教员、学生、学生家长和教育专家。
“学霸经济”扫描
高考结束后,昔日的一些学霸们又多了不少标签,“单科考试近满分”、“全市第一”、“全省前三”等等。这些身份让他们在教育培训市场上受到了追捧。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观察到,目前“学霸经济”的产物主要是以“学习笔记出售”和“面对面辅导”两种模式为主。
从价格来看,这些笔记售价在几十元左右;从内容来看,有重点难点的总结,也有解题思路的梳理等。甚至还有一些笔记在样式上进行了排版,分类更加清晰。
“这些都是学长学姐们的学习心得,比如说一道题目,不仅有写做法或答案,还会有难点、易错点的分析,这可以在自己对所学知识点进行查漏补缺时作参考。”一位购买了学霸笔记的同学表示。
另外,从家教的情况来看,有学霸自身进行推销的方式,也出现了一些由学霸们组建的教员团队。其中一个重要的背景是,他们都来自当地的重点高中——这些学校在当地有良好的升学口碑。
比如说由福州当地的重点高中——福州一中的学霸们组建的“师兄在身旁”,就是其中的一支家教团队。“今年暑期居然接到了近200人的家教预约,比去年多了一倍。我们的学霸教员已扩充到了85个左右的规模。”其负责人林于洋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据了解,福州这支学霸家教团队于2013年组建,主要由当年刚结束高考的学生担任教员,其中不乏清华、北大学子和全省前三十的尖子生。
林于洋表示,我们会通过微博、微信家长群、微信公众号等平台,推送包括学霸教员介绍、教学情况反馈等信息,不少家长会介绍家长过来。他自己接的咨询单里,就有很多家长重点关心学霸的相关信息,希望这些学霸能成为孩子的榜样。
福州一中的一位学生家长向记者表示,请学霸主要是想让他谈一些学习方法,教育机构或者职业家教未必能比学霸家教们给孩子带来更多收获,比如经验交流、学习兴趣、学习热情等。
相比学霸家教团队相对全面的学科选择和细致的运营分工,来自浙江省宁波市镇海中学的陈同学定位更小众,仅做地理学科的辅导。自我宣传主要是通过家教网外挂自己的信息、制作个人名片并在熟人圈进行转发。
“浙江的高考改革后,孩子想选择背诵内容少且又有点偏理的地理学科作为考试科目。但是目前市场上做传统意义的理综、语数外的家教比较多,做地理家教的比较少。这种地理成绩优异的学霸是不错的选择。”一位请了陈同学做教员的学生家长表示。
“学霸经济圈”的“生态”
贴了“学霸”标签的家教为何会受追捧?而对于学霸、学生和学生家长,这构成“学霸经济圈”的三方而言,他们各自又有着怎样的诉求?
“学姐学长辅导的话,更加有共同话题,有不懂的地方也能直接提出,而不是闷着不懂装懂。我们也互加了微信,还会聊聊其他方面的话题。”浙江一位今年请了学霸做家教老师的准高三的同学表示。
而在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与这些学霸交流的过程中发现,高考成功经验分享和获取一定收入是他们从事家教的主要原因。
今年刚考入武汉大学的福州一中的钟姓同学表示,她参加“师兄在身旁”做教员,主要是觉得现在高考知识在高考后可以用上的很少,非专业的大部分会被遗忘,与其这样,不如把自己觉得好的方法教给下一届的学弟学妹们。
在上述陈同学看来,他比较倾向能够通过家教实践培养自己经济独立的意识,不太喜欢依赖家长。“我每个小时授课费在100到120元左右,7月份一共接了4位学生的家教,按照每位学生授课20个学时来算,能有近万元的收入。”
版权声明: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观点,作为参考,不代表本站观点。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转载本站内容,请注明转载网址、作者和出处,避免无谓的侵权纠纷。
上一篇:慕课的优势究竟在哪里?
相关推荐
- 名目繁多的兴趣班、集训考级撑起的暑假快乐吗?
- 高分考生入读职校引热议,职业教育贯通培养为何广受青睐?
- “板凳男孩”方宇翔:没有腿一样军训与“奔跑”
- 人民日报四问校外培训乱象④:校内减负校外增负怪圈怎么破
- 人民日报四问校外培训乱象③:要深挖病根更要对症下药
- 人民日报四问校外培训乱象②:这是教知识 还是教套路
- 人民日报四问校外培训乱象①:这是做教育 还是做生意
- 为何高考成绩总在“晚上”公布?其实为了考生好,非常贴心
- 在线教育喜忧参半
- 做教育,对母亲意味着什么?做母亲,对教育意味着什么?
- 每5个中小学生中就有一个小胖墩儿,专家详解肥胖防控怎么做
- 高考灰生态
- 人民财评:“后高考经济”,热浪下更需冷思考
- “双减”风暴来袭,教育培训暑期档凉凉,对托育市场有何影响?
- “双减政策”严压 教培“凛冬”如何破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