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中国大学生家庭出身调查研究:寒门难出贵子?)
2016年,李中清(右)与其父李政道合影于李政道90岁生日当天。图/受访者提供
李中清:
破译中国精英教育的生源密码
本刊记者/霍思伊
本文首发于总第837期《中国新闻周刊》
李中清缓慢地走向讲台。他有着典型的“美式身材”和一张中国人的面孔。笑起来眼睛眯成一条缝,脸颊两侧微微鼓起,那种与年龄无关的少年感,和他的父亲李政道一模一样。
台下的很多同学并不知道他和李政道的关系。
中国人民大学的主持人介绍他:香港科技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院长,历任加州理工大学教授、密歇根大学教授、北京大学长江学者。 “他是将社会科学的定量方法应用于历史数据分析的先行者。”
作为加州学派的代表史学家之一,无论从履历还是研究成果上看,李中清都已经凭自己的努力占有一席之地,无须靠父亲扬名。
从小他就想要摆脱父亲的影响,因此选择与物理截然不同的历史作为发展方向。他研读繁体典籍,苦练中文。他咬字清晰,表达流畅,虽然带着“美国腔”。“中国正在从考试国家变成考试社会。”他说。
这是2017年12月的北京。李中清获邀作一场题为“民国时期高等教育与女性的教育和职业发展”的演讲。
“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从民国时期的各高校单独考试,多校联考,到1952年全国统一考试制度的建立,李中清认为,高考改变了中国。
父亲的熏陶
从小,李中清就常听父亲说,是高考改变了他的命运。
1943年,17岁的李政道考入浙江大学化工系。此前由于战乱,他数次辍学,辗转多地,始终没有获得过任何正式的小学、中学文凭。
当时,中国高校普遍采取灵活多元的招生方式,单独招生与联合考试并存,只要年龄和成绩达标,不需初高中文凭,也可以直接录取。
考入化工系后不久,在浙大物理系教授束星北和王淦昌的引导下,李政道的兴趣逐渐转向物理,并在大二转入国立西南联大就读。后在吴大猷教授的推荐下,他大学未毕业便赴美国芝加哥大学攻读硕士。由于表现优异,芝加哥大学教务长亲自给校长写信说明情况,李政道被学校破例录取,成为世界级物理大师恩里科·费米(Enrica Fermi)的研究生。
讲到这里,李中清停顿了一下,他睁大眼睛,自己笑开了。“所以,我爸爸高中文凭没有,大学文凭也没有。博士是他唯一的文凭。”
博士毕业七年后,31岁的李政道因与杨振宁合作提出“弱相互作用中宇称不守恒理论”,共同获得1957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
李中清常听父亲说,他的事业是从高考开始的,没有高考制度,就不会有后来的李政道。
李中清15岁读高中时,对父亲说,自己以后不要学理科,不从事自然科学和应用科学,要研究人文社会科学。
1970年,他以SAT满分的成绩进入耶鲁大学历史学系,师从考古学家张光直,开始系统学习中国古代史。1974年至1983年,他在芝加哥大学历史学系继续攻读硕博,导师是史学泰斗何炳棣先生。
何炳棣的研究领域是明、清中国的人口和社会结构问题,致力于探索明、清时期中国社会组成及阶层流动。
何在《中华帝国晋升的阶梯》一书中指出,明清中举者中大约有40%出身于前三代无功名的寒门之家,中国教育与政治精英的来源相当多样化,阶层流动性较强。
但1865年以后,清朝进士获得者一直为官宦子弟垄断,科举制之下的社会流动性降到了最低。
有学者指出,如果考虑家族与姻亲关系,明清以来科举的真正获益者,可能只有约三百个大家族,且高度集中在江南、直隶等少数地区。
何炳棣对科举制与明清社会流动的研究,给了李中清很大的启发。他从科举想到了高考。
在帮助父亲处理大量的学生申请材料时,李中清对高考有了更为直观的认知。
版权声明: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观点,作为参考,不代表本站观点。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转载本站内容,请注明转载网址、作者和出处,避免无谓的侵权纠纷。
上一篇:初一涌现“数学高手” 95人半年学完初中三年数学课程
下一篇:儿童文学:步履沉稳
相关推荐
- 名目繁多的兴趣班、集训考级撑起的暑假快乐吗?
- 高分考生入读职校引热议,职业教育贯通培养为何广受青睐?
- “板凳男孩”方宇翔:没有腿一样军训与“奔跑”
- 人民日报四问校外培训乱象④:校内减负校外增负怪圈怎么破
- 人民日报四问校外培训乱象③:要深挖病根更要对症下药
- 人民日报四问校外培训乱象②:这是教知识 还是教套路
- 人民日报四问校外培训乱象①:这是做教育 还是做生意
- 为何高考成绩总在“晚上”公布?其实为了考生好,非常贴心
- 在线教育喜忧参半
- 做教育,对母亲意味着什么?做母亲,对教育意味着什么?
- 每5个中小学生中就有一个小胖墩儿,专家详解肥胖防控怎么做
- 高考灰生态
- 人民财评:“后高考经济”,热浪下更需冷思考
- “双减”风暴来袭,教育培训暑期档凉凉,对托育市场有何影响?
- “双减政策”严压 教培“凛冬”如何破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