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培机构众多,是否适合孩子成为不少家长思考的一道题。汤铭明/摄 (资料图,图文无关)
“疯狂”学而思现象引发家长深思:有些家长主动为孩子减负,并不在乎培训机构优劣;有些根据孩子特点选择多种途径“补课”
有些挤破头都难进的培训机构 有人却不堪重负退班
在日前《人民日报》谈减负后,有媒体剑指教育培训机构学而思,揭露其疯狂的校外补课现象。轮番的“轰炸”引爆家长们的焦虑情绪,该不该让孩子补课、在哪里补课成为最关心的话题。
在广州,“小升初”一役向来异常激烈,这关键一槛让不少家长从孩子三四年级甚至一年级起,便开始着手准备。“你家孩子报班了吗”这一句问话,成为不少家长之间打招呼的“开场白”。上一学期、一假期的补习班,豪掷上万元是稀松平常之事;一场“备战”下来,家长孩子身心俱疲不说,花个五六万元在所难免。而在这疯狂的“校外补习潮”下,也有家长清醒地从孩子自身出发,逆潮流而行,放弃一位难求的补习班,只因负担过重,不适合孩子发展。
■新快报记者 沈逸云
进
为了上学而思 先花1.5万在其他机构补习
杨女士的女儿小美(化名),目前就读于天河区某公办学校六年级。小美的成绩并不拔尖,但也不差,从四年级起,每次考试都稳定在全班前十名内。但从五年级下学期开始,一向稳定的她成绩突然下滑得厉害,一度排到全级200多名。“这时女儿突然跟我提出来,说想去上学而思。”杨女士回忆道。
此前,杨女士对民办初中的竞争激烈程度早有耳闻,本想着上了六年级再参加课外补习班,女儿的一句话打乱了原计划。于是,杨女士打算帮女儿报名学而思的暑假班,想趁着“小升初”前的最后一个暑假,好好加把劲,让六年级开始得轻松一点,但没想到小美在考试环节被刷了下来,连学而思的基础班都进不了。这让杨女士与先生慌了神。
杨女士安慰女儿说,进不去也是好事一件,不然进去了听不懂、跟不上岂不是更痛苦,还浪费钱;另一边,却在暑假里给女儿在三个不同的教辅机构报了语数英三个班,想着先把基础提上来,开学“再战”学而思。
“我报的都是一对一的课程,每节课价格平均是700多块,一暑假下来,大概花了1.5万元。”杨女士是一名老师,本该休息的暑假假期,全耗费在辗转于三个机构之间,陪同听课、给小美再讲解这些上面。
开学后,经历了一个暑假的培训,小美再考学而思,还是落了榜。这一次,杨女士淡定了不少。她给小美报了与学而思同属一个品牌的爱智康的小班课,还是得考。上了两三次课,小美向杨女士坦承,自己听不懂、跟不上老师的思路。杨女士只好给小美退了班。
经过一番折腾,小美目前专心地上一对一的课程。“学而思比较适合两种小孩,一种是学习主动性强的,一种是自学能力强。”杨女士表示,小美的学习性格比较被动,如果真进了学而思这种大班,可能随时被“淹没”,适合孩子的效果才是最佳。
退
六年级课程风格大转 受不了“应试style”退班
张女士的儿子小石(化名)同样是一名“小升初”学生,目前就读于天河区某公办小学六年级。从四年级下学期起,小石便报名了学而思的数学与英语,经过入学考试,只考上了英语的培优班(即基础班),一学便是两年。
谈起学而思的报名经历,张女士回忆道,当时先报名,再进行入学摸测,考上了会发入学准许证明,凭此才能抢班抢名额,“运气好,一抢就抢到了”。张女士告诉新快报记者,学而思推行的是“分层教学”,分为培优班(基础班)、提高班、尖子班、超常班。每个学期,学而思都会组织一场期中考。“这场考试特别重要,因为它的成绩是申请升班的标准。”
在这两年内,小石都一直待在培优班里,不曾为升班苦恼过。“我们当时报名的目的就不是为了提高成绩或是考民校,只是冲着它的全英教学,每周有3小时的全英氛围可以磨耳朵。”张女士透露,当初进入这所小学,也是看中了其对口直升的初中,为了避免让孩子过早地体验升学的残酷竞争,“小升初”打算坚定地走“直升”这一条路。
在六年级之前,小石都特别喜欢上这3小时的课外英语补习。“四五年级时候,英语课比较有趣,比较会利用一切方法来调动孩子的兴趣,并让他们集中注意力。”张女士说,由于学而思允许家长旁听,因此每次小石上课3小时,她便坐在课室后面一同“上课”3小时,“比如interesting这个词,会选取两个字母来接龙,答对的小组就能得分,孩子都特别活跃。”
版权声明: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观点,作为参考,不代表本站观点。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转载本站内容,请注明转载网址、作者和出处,避免无谓的侵权纠纷。
上一篇:今年高考题 想治什么教育误区
相关推荐
- 名目繁多的兴趣班、集训考级撑起的暑假快乐吗?
- 高分考生入读职校引热议,职业教育贯通培养为何广受青睐?
- “板凳男孩”方宇翔:没有腿一样军训与“奔跑”
- 人民日报四问校外培训乱象④:校内减负校外增负怪圈怎么破
- 人民日报四问校外培训乱象③:要深挖病根更要对症下药
- 人民日报四问校外培训乱象②:这是教知识 还是教套路
- 人民日报四问校外培训乱象①:这是做教育 还是做生意
- 为何高考成绩总在“晚上”公布?其实为了考生好,非常贴心
- 在线教育喜忧参半
- 做教育,对母亲意味着什么?做母亲,对教育意味着什么?
- 每5个中小学生中就有一个小胖墩儿,专家详解肥胖防控怎么做
- 高考灰生态
- 人民财评:“后高考经济”,热浪下更需冷思考
- “双减”风暴来袭,教育培训暑期档凉凉,对托育市场有何影响?
- “双减政策”严压 教培“凛冬”如何破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