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两会,有关教育的声音都会受到广泛关注。今年,多项关于“民办教育”的议题成为业内人士的热议话题。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到,要“支持和规范民办教育”。全国人大代表吉桂凤建议,“要将国家关于民办学校发展的扶持政策落地、落实、落细,切实尊重民办学校办学自主权,促进民办教育健康发展”。全国政协委员苏华提出,“要继续提高社会力量兴办教育的积极性,保护广大民办教育投资者的合法权益,亟待深入细致地做好新法新规的贯彻落实和地方政策的制定和落地工作”。全国人大代表林腾蛟提出,“大力发展民办教育,是提升国家科技竞争力的需要”。
大力发展民办教育 提升国际竞争力
民办学校一直是我国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满足了受教育群体多样化的教育需求,促进了多元化教育格局的形成,减轻了政府教育投入的资金压力,带动了教育教学水平的提升,为国家培养了大量人才。
当今世界,各国之间激烈的经济竞争和科技竞争,归根到底是教育的竞争。放眼国际,以美国教育为例,2020年QS世界大学排名前100名中,美国29所学校入围,其中私立学校高达18所,占62.07%。而中国入围的12所院校均为公办大学。除此以外,国际上许多重要科研成果都出自民办大学和企业。
我们应该看到,民办教育有着天然的灵活机制、创新基因和竞争优势,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与能力,能够帮助学生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民办教育理应成为推动我国教育体制创新发展的重要力量,为我国教育事业的改革与创新保驾护航。
把发展民办教育提升到国际竞争力的高度,有利于优化学校管理与人才培养机制,从而更好地迎接未来的挑战。
发挥企业办校优势 产教融合 教育创新
针对民办教育的发展问题,全国人大代表提出“鼓励更多有实力的企业创办综合性大学和基础教育”,因为企业办校具有两大先天突出优势,即产教高度融合、有助教育创新。
企业办校能够将实践中总结出来的丰富经验灵活运用到课堂上,结合行业发展的最新动态以及前沿理论科技,让学生能够有机会接触到鲜活的社会素材,帮助他们更加深刻地理解自己所学的知识,自然而然地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产教的高度融合有助于构建协同发展的产业体系,让我国更多的企业能够走出国门,为国争光,同时也让民办院校更具国际竞争力,为学生提供更加良好的学习环境与条件。
此外,鼓励企业办校能够极大地促进教育创新,不断完善和补充教育体系的漏洞,培养适应时代发展趋势的创新人才。在教育创新的基础上,企业办校得以从各个方面展开广泛的实践,致力于保持教育生态的多样性,培养教育创新土壤,避免简单化管理给我国教育带来不可挽回的深远负面影响,从而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
积极推动教育创新 企业办校树立典范
截至2019年,我国共有各级各类民办学校超过14万所。他们将现代管理智慧运用到办学实践中,创新学校管理,创造更加丰富的教育产品,以强烈的“品质致胜”意识,保证了民办教育的活力和竞争力。这些广覆盖、多样化、高质量的民办学校中,不乏企业办校的典范。
福州阳光国际学校,就是企业创办基础教育的典范,在教育事业上取得了不俗的成绩。该校的高考成绩连续八年在福州市五区八县27所民办学校中稳居第一,近三年的本科上线率更是跻身于省一级达标校的行列,成为民办院校中的佼佼者,也让教育界看到了教育模式的另外一种可能。该校之所以能够取得如此优异的成绩,与该校产教融合的办校理念是分不开的。据悉,阳光教育集团始终秉承“回馈桑梓,报效祖国”的爱国情怀,将“做中国最受尊敬的成长性企业”作为企业愿景,坚持“投资多元化,管理专业化”的运营理念,将企业发展与教育结合在一起。同时,该集团还与国内外知名教育机构和信息化上市公司建立了深度合作的关系,研发新一代智慧校园、在线教育等信息化服务,积极推动教育创新。
而作为企业创办大学的典范之一,吉利学院的成功之处与福州阳光国际学校有着异曲同工之妙。曾经荣获“中国民办高等教育优秀院校”殊荣的北京吉利学院,一直以来秉承着李书福董事长提出的“走进校园是为了更好地走向社会”的校训,努力实现成为最受尊敬的民办大学的愿景。吉利学院依托吉利集团世界500强的先天优势,在产教融合、实验实训条件、实习就业、科技创新等方面不断提升自身办学实力,已经形成了以工学为龙头,经济学、管理学、教育学、文学、法学、艺术学、体育学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战略格局,为集团自身和国家汽车工业发展培养出一大批高级技能型和应用型人才,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服务。
版权声明: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观点,作为参考,不代表本站观点。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转载本站内容,请注明转载网址、作者和出处,避免无谓的侵权纠纷。
上一篇:盘点国内外那些牛逼的辍学创业者们
相关推荐
- 名目繁多的兴趣班、集训考级撑起的暑假快乐吗?
- 高分考生入读职校引热议,职业教育贯通培养为何广受青睐?
- “板凳男孩”方宇翔:没有腿一样军训与“奔跑”
- 人民日报四问校外培训乱象④:校内减负校外增负怪圈怎么破
- 人民日报四问校外培训乱象③:要深挖病根更要对症下药
- 人民日报四问校外培训乱象②:这是教知识 还是教套路
- 人民日报四问校外培训乱象①:这是做教育 还是做生意
- 为何高考成绩总在“晚上”公布?其实为了考生好,非常贴心
- 在线教育喜忧参半
- 做教育,对母亲意味着什么?做母亲,对教育意味着什么?
- 每5个中小学生中就有一个小胖墩儿,专家详解肥胖防控怎么做
- 高考灰生态
- 人民财评:“后高考经济”,热浪下更需冷思考
- “双减”风暴来袭,教育培训暑期档凉凉,对托育市场有何影响?
- “双减政策”严压 教培“凛冬”如何破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