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文里赏文物:梳篦背后的历史(3)

当前位置: 主页 > 杭州民俗 > 中外传统文化 > 中国民俗文化 >

诗文里赏文物:梳篦背后的历史(3)


栏目: 中国民俗文化   作者:佚名   热度:

  人们对于梳子的使用,不光是用来梳理头发那么简单,更增加了养生的功能。在隋朝元方的《诸病源候论·养生方》中说道:“栉头理发,欲得多过,通流血脉,散风湿,数易栉,更番用之。”主要意思是,每天多梳头,可以疏通血脉,强身健体。唐朝名医孙思邈也曾提出:“发宜常梳。”宋朝最注重养生的文学家陆游几乎梳不离身,他在《杂赋》诗中称:“觉来忽见天窗白,短发萧萧起自梳。”陆游心情不好时也会梳头:“客稀门每闭,意闷发重梳。”明朝《摄生要录》中还记载:“发多梳,祛风明目,不死之道也。”直至今天,铺天盖地的养生梳广告比比皆是,内容大都是梳头可以缓解用脑过度,改善头皮,防止脱发。从古至今,梳子的养生功能始终被人们所重视。

  到了现代,梳篦也越来越简单,人们更注重的是梳子梳发养生的实用性,随着生活条件的改变,思想的解放,洗头剪发已经成为日常的习惯,所以用来清理头发污垢的篦也就逐渐消失,而梳子则成为男女老少必不可少的生活工具。

  纵观梳篦的发展演变历程,不难发现在古代社会,梳篦被赋予了既有高度又有深度的文化内涵。







版权声明: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观点,作为参考,不代表本站观点。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转载本站内容,请注明转载网址、作者和出处,避免无谓的侵权纠纷。


上一篇:印象渭川:西旱坪遗址

下一篇:高启安:丝绸之路如何影响中华饮食?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