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民间杂耍

当前位置: 主页 > 杭州民俗 > 杭州民俗文化 杭州习俗礼仪 >

杭州民间杂耍


栏目: 杭州民俗文化 杭州习俗礼仪   作者:佚名   热度:

  一、口 技 俗称暗春。明清两代的“隔壁戏”演出中就有此类口技表演形式,如“百鸟朝凤”。口技全靠演员运用口腔发声,模仿虫鸣、鸟叫、走兽、器械的声音和某些人类生活活动的声音,如军队出操、婴儿啼哭、飞机交战等,表演时有一人、两人配合动作,以加强真实感。

  二、高 跷 起源甚早,《都城纪胜》和《武林旧事》都记有踩跷表演。高跷分长跷、短跷,长者三、四尺,短者一尺左右,大都扮演戏曲人物,如《三打白骨精》中的孙悟空、猪八戒、沙和尚、白骨精等,一边跷走,一边相互戏耍。有时还要作各种惊险动作,如“金鸡独立”,以及横伸双足、平坐于地作“下叉”,起来时,只需纵身一跃,又立于三、四尺高的高跷上,引人赞赏。

  三、戏 法
  又称古彩戏法,历史久远,自南宋以来杭州的瓦舍、街头以及喜庆堂会都有演出。变戏法都遵循传统,一直穿大褂表演,表演前必须上、下、反、正都要亮相,把盖布里外让观众看过。艺人讲究“八字真言”,称为“捆、绑、藏、掖、撕、携、摘、解”。后台做准备工作用捆起、绑好、埋藏、掖夹;前后使活时用撕烂、携带、摘下、解开。以前“落活”,难度大的节目,老艺人称“三大块”,即从衣袍里落下三种活物,行话称:“尖钢、扁嘴、落栏杆儿”。“尖钢”指狗;“扁嘴”指白鹅;“栏杆儿”指小孩。不少节目,由于难度大、练功苦,已失传。

  四、抖空竹
  盛行于春季庭院活动。空竹,又称空钟、响簧,有双轴、单轴之分,竹盒中空,有哨孔;旋转发声,越快越响。中柱腰细,便于缠绳抖动产生旋转。耍者双手各持小棍,顶端系一绳的两头,悬空竹扯拉加速旋转,使之发鸣声。抖动时,姿态多变,绳索翻花,常见技巧有“鸡上架”、“仙人跳”、“满天飞”、“放捻转”等。这种民间游艺项目,以后进入到舞台杂技表演,发展为双人、四人及多人竞技。

  五、耍火流星
  南宋以来,民间盛行各种庙会、行会,都以耍火流星开道清场,耍者以绳子一根,两头拴铁丝笼,内盛炭火,名曰“火流星”。耍时,两手弄绳、飞旋,铁丝笼内炭火,上下飞舞,火花飞溅,形似流星。耍火流星或双手飞舞,或倒地翻滚,或凌空盘旋,有“二龙戏珠”、“飘洋过海”、“背流星”等名称。  








    版权声明: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观点,作为参考,不代表本站观点。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转载本站内容,请注明转载网址、作者和出处,避免无谓的侵权纠纷。


    上一篇:杭州生活习俗

    下一篇:杭州民间歌舞




      相关推荐